桃仙嶺景區(qū)
桃花源牌樓 雄踞在桃花源主景區(qū)東端。高16.8米,寬26.8米,中空凈跨12米。具有寬綽的跨度、秀美的雕飾和雄渾的氣勢,集古今彩飾藝術(shù)和南北古建筑于一體,譽為目前我國橫跨國道的"中華第一坊"。傳說這里是人間和仙境的毗鄰之處。
淵明園 又名靖節(jié)園,位于桃仙嶺東側(cè),占地10畝,為桃花源百花園中一幽。園依青山、映碧水,內(nèi)供陶淵明塑像,并置《桃花源記》碑屏,薈竹類珍品,集名桃大全。觀桃花之燦爛,懷靖節(jié)之遺風(fēng),彌增景仰之情。
浴仙池 池處雞鳴谷口,傳為七仙女偷下凡間沐浴之處。澆池游觀,清波留香,仙跡難覓。但見嶺松潑綠,幽篁滴翠,紅桃映彩,飛鳥留蹤,藏納一池人間異景。
劉禹錫草堂 幽處雞鳴谷口。有草屋五間,竹樹掩映。唐代詩人劉禹錫朗州司馬任內(nèi),常寓居草堂,吟詩作賦,室內(nèi)豎有劉禹錫詩碑。屋后蒼松,吞云吐霧;宅旁幽壑送風(fēng),清神爽骨。
桃花湖 水面60余畝,狀如殘月。垂釣蕩舟,可浴可賞,十萬紅桃,一崗松杉,于池中凝翠溢彩。傳說一年七夕,湖上牛郎織女雙雙冉冉而來,忽然波影散亂,云斂霞收,二人也杳如黃鶴。
桃花源牌樓 雄踞在桃花源主景區(qū)東端。高16.8米,寬26.8米,中空凈跨12米。具有寬綽的跨度、秀美的雕飾和雄渾的氣勢,集古今彩飾藝術(shù)和南北古建筑于一體,譽為目前我國橫跨國道的"中華第一坊"。傳說這里是人間和仙境的毗鄰之處。
淵明園 又名靖節(jié)園,位于桃仙嶺東側(cè),占地10畝,為桃花源百花園中一幽。園依青山、映碧水,內(nèi)供陶淵明塑像,并置《桃花源記》碑屏,薈竹類珍品,集名桃大全。觀桃花之燦爛,懷靖節(jié)之遺風(fēng),彌增景仰之情。
浴仙池 池處雞鳴谷口,傳為七仙女偷下凡間沐浴之處。澆池游觀,清波留香,仙跡難覓。但見嶺松潑綠,幽篁滴翠,紅桃映彩,飛鳥留蹤,藏納一池人間異景。
劉禹錫草堂 幽處雞鳴谷口。有草屋五間,竹樹掩映。唐代詩人劉禹錫朗州司馬任內(nèi),常寓居草堂,吟詩作賦,室內(nèi)豎有劉禹錫詩碑。屋后蒼松,吞云吐霧;宅旁幽壑送風(fēng),清神爽骨。
桃花湖 水面60余畝,狀如殘月。垂釣蕩舟,可浴可賞,十萬紅桃,一崗松杉,于池中凝翠溢彩。傳說一年七夕,湖上牛郎織女雙雙冉冉而來,忽然波影散亂,云斂霞收,二人也杳如黃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