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資格考試資格認定:通訊寫作開頭十五法

字號: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開了頭就不難。寫文章也是一樣,關(guān)鍵是開好頭。不少同志起草行文感到開頭很難,好長時間寫不出一行。怎么辦?我通過對建國以來全國通訊名篇的研究,認為其開頭的寫法可歸納為十五種?,F(xiàn)介紹如下:
    抒情式
    這是第一種,其寫作特點是:
    飽蘸筆墨,滿懷激情;
    捧出一盆火,溫暖讀者心。
    魏巍同志撰寫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開頭采用的就是這種手法。該文的開頭是這樣寫的:
    “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它使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給我祖國的朋友們。但我最急于告訴你們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經(jīng)歷。這就是:我越來越深刻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呢?當然,我們的工農(nóng)群眾就是無比可愛的;可是這里我想說的是他們的子弟,那些拿起槍來獻身革命斗爭的工農(nóng)子弟,那些為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戰(zhàn)士們,我感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也許有人心里隱隱約約地說:你說的就是那些“兵”嗎?他們看來是很平凡,很簡單地哩。既看不出他們有什么高明的知識,又看不出他們有豐富細致的感情。可是,我要說,這是由于他跟我們的戰(zhàn)士接觸太少,還沒有了解到我們的戰(zhàn)士,他們的品質(zhì)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地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zhì)是那樣地純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讓我還是來說一段故事吧?!?BR>    讀到這里,你能不被作者的激情所感動嗎?你能不情不自禁地把通訊看下去嗎?
    描寫式
    這是第二種。其寫作特點是:
    語言生動形象,景物躍然紙上;
    吸引讀者視線,給人深刻印象。
    通訊《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歐陽?!?,開頭采用的就是這種手法。該文的開頭是這樣寫的:
    千鈞一發(fā)。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十八日早晨,白霧茫茫,細雨蒙蒙。在湖南省湘江東岸楓葉紅艷艷的群山之間,滿載旅客的282次列車由衡陽北上,風馳電掣地向前飛奔。列車鳴著長長的汽笛進入了兩山峽谷中的一個急轉(zhuǎn)彎。一隊炮兵戰(zhàn)士拉著馱炮的戰(zhàn)馬,正沿著鐵道東側(cè)迎面而來。萬萬沒有想到,一頭高大的馱著炮架的黑騾被震耳的汽笛聲驚怒,闖上軌道,站在鐵軌中間,馭手使盡全力猛拖韁繩,黑騾紋絲不動。列車以每小時三十公里的速度向這匹黑騾沖去,相距只有四十多米,停車已經(jīng)來不及了。老司機王治衛(wèi)只覺得“翁”的一下,全身血液涌上頭頂,他拉開緊急制動的“死閘”,勢如雷霆萬鈞的慣性力仍然把千噸重的列車推向前去,車廂猛烈搖晃震動,車輪碾軋的鐵軌吱吱尖叫。一場災難眼看無法避免了!就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從部隊的行列中猛然沖出一個戰(zhàn)士,他奮不顧身地躍上鐵路,搶在機車前面,用盡全力把黑騾推出鐵道之外。無法避免的事故避免了,旅客和列車得救了!但是,這個偉大的戰(zhàn)士卻被迎頭撞到在火車輪下!……湘江水滾滾北流,巍峨的衡山高聳入云。江水唱著英雄的戰(zhàn)士,高山贊佩英雄的戰(zhàn)士!一個戰(zhàn)士倒下了,幾百個人的生命得救了!一個年輕的共產(chǎn)黨員犧牲了,一個光輝的名字——歐陽海銘刻在人民心上!
    這個見義勇為、舍己為群的英雄戰(zhàn)士歐陽海,是某部三連的七班長。他把自己暫短光輝的一生獻給了人民,正如他生前在日記中所寫的那樣:“我為人民而生,為人民而戰(zhàn),為人民獻出問心無愧的一生!”
    讀著這生動形象的描寫,你心里能不激動嗎?你的視線能輕易離開這篇通訊嗎?你不想了解我們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歐陽海是如何成長的嗎?
    書信式
    這是第三種。其寫作特點是:
    采用書信方式,報道所見所聞;
    尊稱讀者兄妹,倍感親切感人。
    楊剛同志撰寫的通訊《毛主席和我們在一起》,開頭采取的就是這種手法。該文的開頭這樣寫:
    親愛的上海兄弟姐妹們!
    我必須把這篇通訊直接寫給你們,才能把這一次首都人民慶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會上的一切盡可能真實地傳達給你們。說盡可能真實是容易的,要做到可是很難。因為10月1日這一天是太偉大,太豐富了。甚至在今天,二十四小時之后,它的余風還在。街上還是紅紅綠綠的舞蹈隊,秧歌隊,*隊。二十四小時之后,依然滿街都是紅旗,都是鑼鼓。從湖北來的老先生、老太太搖頭贊嘆,說昨天那一場大會是“從來沒有過!從來沒有過!”從上海來的老先生說:“啊,總算活到這一天,見到了!”從華北來的人激動得發(fā)不出聲音,只是連續(xù)地、低低地贊嘆:“啊,好偉大?。『脗ゴ蟀?!”從華南來的人也說:“這是有生以來沒有見過的?。 鄙虾5男值芙忝脗?,那么曉得陳毅市長。昨天,陳市長望著天安門前紅旗的大海激動地說:“看了這,總算是此生不虛了!”這是確實的。昨天天安門廣場的大會完全具體地表現(xiàn)了一個初誕生的新國家的氣象和本質(zhì):偉大,莊嚴,團結(jié),民主,尤其是領(lǐng)袖與人民融合一致。它使人人相互親愛,使人人要求向上,要求自己學好。
    聽著這親切的稱呼,看著這生動的描述,你能不為我們偉大祖國的誕生而歡呼嗎?你能不想知道在這偉大的時刻,毛主席和他們怎樣在一起的嗎?如果你是上海人的話,能不感到自己的代表和毛主席在一起而幸福、而高興嗎?能不因此更加如饑似渴地閱讀全文嗎?
    對話式
    這是第四種。其寫作特點是:
    洗耳恭聽對話,再現(xiàn)采訪現(xiàn)場;
    好似置身其中,倍感真實可信。
    喻權(quán)域同志撰寫的《快樂的女社員》,開頭采用的就是這種手法。該文的開頭是這樣寫的:
    “小喻,你到哪里去?”
    在去新民村的路上,聽到有人這樣招呼我。我掉頭一看,原來是新民村農(nóng)業(yè)合作社的一群女社員。有扎著辮子的年青姑娘,有牽著小孩的大嫂子,也有梳著發(fā)髻的老大娘,…….一個個興高采烈,嘻嘻哈哈,好不熱鬧。
    “就到你們村去?!蔽艺f,“你們到哪去了來?這么大一群,好象……。”
    “要問我們嗎?哼!”領(lǐng)頭的曾玉清把兩個小辮一甩,說道,“我們都是第四隊的女社員,全社第一個收完小春的就是我們。今下午沒事,才去街上看了衛(wèi)生展覽回來。”
    “第一個收完小春,”我想,“有意思?!北愫退齻冏叩揭黄?,邊走邊打聽。
    ……
    你聽,他們一問一答。聊的多么火熱?如果我在現(xiàn)場的話,一定要聽聽他們繼續(xù)聊下去的內(nèi)容。你呢?
    倒敘式
    這是第五種。其寫作特點是:
    由近及遠,很有實感;
    吸引讀者,閱讀全篇。
    魏剛焰同志撰寫的通訊《紅桃是怎么開的?——記黨的忠實女兒趙夢桃》開頭采用的就是這種手法,該文的開頭是這樣寫的:
    一九六三年四月二十七日的下午,汽車,人流,向咸陽市專署禮堂門口涌來。由陜西人委召集的表彰趙夢桃及趙夢桃小組先進事跡大會就要開始了。
    天空的電波,地面的電線,講臺上,人叢里,回響著這個二十八歲細紗女工的名字——趙夢桃。
    她,不在主席臺上,不在觀眾席里,她,在哪里呢?
    在軍大醫(yī)院三樓最邊的那個窗戶下,她躺在病床上。
    花瓶里面插著紅丹丹的花束,不知是哪個護士特意為這個節(jié)日找來的。房間里,只聽見收音機里嗡嗡的交流聲:再有幾分鐘大會的實況廣播就要開始了。她半仰著,神情嚴肅專注,象是要從電波的聲音里,聽出那熟悉腳步、笑音、語聲來。
    鐘聲響了三下,收音機里傳來了莊嚴的軍樂。她凝視著瓶中的紅花,只覺一股暖流沖上胸口,在耳邊,又響起那轔轔的車輪聲……
    讀完這個開頭,你一定和我一樣發(fā)問:趙夢桃是什么人?她一個二十八歲的細紗女工,有什么功勞值得如此大表彰而特表彰呢?隨著“那轔轔的車輪聲”,你肯定想弄個水落石出的。
    攝像式
    這是第六種。其寫作特點是:
    景物攝入鏡頭,然后一一分放;
    領(lǐng)略時代精神,猶如身臨其境。
    中國青年報記者撰寫的通訊《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開頭采用的就是這種手法。該文的開頭是這樣寫的:
    1960年2月3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七
    現(xiàn)在整整是下午四點鐘
    在首都王府井大街,車水馬龍,熱鬧繁忙,商店穿戴著節(jié)日的盛裝,人們滿面春風地東來西往。就在這王府井北口八面槽的路東,有一家門市很小的國營特種藥品商店。這時候,營業(yè)員們在笑盈盈地答對顧客,辦公室里,算珠響個不停,快下班的,正忙著結(jié)帳。忽然,有人興致勃勃地拿來一大把紅紅綠綠的票子:
    “同志們,今晚政協(xié)禮堂有精彩晚會,首都商業(yè)職工春節(jié)大聯(lián)歡!”
    “好哇!”大伙樂的嘴都合不上了。
    ……。
    陡然,辦公桌上的電話,響起了十分緊促的鈴聲,戴近視鏡的營業(yè)員老胡,一把抓起聽筒:
    “喂,哪里?”
    “長途!我是中共山西平陡縣委,我們這里有六十一名民工發(fā)生食物中毒,急需一千支二基丙醇,越快越好,越快越好!”聽筒里的聲音十分響亮而焦灼。
    ……
    讀到這里,我們似乎看到,在遠離祖國首都的千里之外,有六十一名階級兄弟的生命危在旦夕,成百上千人心急如焚,一場搶救生命的戰(zhàn)斗正在進行。他們向首都求援,首都有關(guān)部門將如何辦?這六十一個階級兄弟的生命究竟救下沒有?這一幕幕的戰(zhàn)斗情景,誰能不爭先恐后目睹呢?
    哲理式
    這是第七種。其寫作特點是:
    喻事、喻人,淺顯、易懂;
    一個深奧的道理,三言兩語講清了。
    李峰、余輝音同志撰寫的通訊《“一厘錢”精神》,開頭采用的就是這種手法。該文開頭是這樣寫的:
    一厘錢,最勤儉的家庭也早已不放在眼里。可是卻有手經(jīng)百萬元的廠長、會計、供銷人員和長年給國家創(chuàng)造財富的工人,為少花一厘錢,給國家多積攢一厘錢,算盤打了又打,潛力挖了又挖。
    這兒寫的,都是工業(yè)生產(chǎn)中的這類一鱗半爪。但是,它閃爍著社會主義建設真理的火花。
    是的,如今一厘錢算什么,誰能把它放在眼里呢?可是,作者卻在這小小的一厘錢上做起文章來了,并給它戴上“閃爍著社會主義建設真理的火花”的桂冠,你說怪也不怪?他們說得是否有道理?你不想知道嗎?
    故事式
    這是第八種。其寫作特點是:
    新聞內(nèi)容,故事手法;
    童話寓言俱全,讓人手不釋卷。
    華山同志撰寫的通訊《童話的時代》開頭用的就是這種手法。該文的開頭是這樣寫的:
    傳說有一條龍,它把頭伸進黃河,就能把洪水吸干,它在天上打個噴嚏,普天下便是和風細雨。
    可是這條龍,水量很大,性子更是暴烈,常常一埋下頭來,就連地皮也吸干了。一旦脾氣發(fā)作,又吼的滿天雷雨,一瞬間洪水遍地,還是不住地傾瀉下來。
    幾千年來,人們又怕它,又離不開它,總是想盡辦法去感動它。每逢秋收以后,黃河沿岸到處給龍唱戲、祭酒,到處把一筐筐的肉和饅頭,拋進黃河里去。人們用一切想得到的辦法,表示滿心的恭敬和虔誠,哪怕老婆孩子都隨著茅舍的房頂漂走了,心里也不敢有半點怨言,惟恐眼淚觸怒了它。
    可是年復一年,龍的脾氣總是暴怒如雷,黃河兩岸總是旱災接著水災。
    什么時候咱能有這么一條龍,它的水量如海,卻有一副好脾氣呢?
    人們乞求了好幾千年,盼望了好幾千年,總找不到一條好脾氣的龍。
    今天才發(fā)現(xiàn),這樣的龍就是人民自己。
    正是我們自己,要在六年以內(nèi),修起一座大水庫來,把大半條黃河的水全給裝住,就像童話里的龍那樣。
    自然這條“龍”和人民這條“龍”開戰(zhàn)了。人民這條“龍”要鎖住自然這條“龍”,可自然“龍”怎么甘心服服帖帖地讓它鎖呢?斗爭肯定是激烈的,你死我活的。你不想知道它們斗爭的情況和結(jié)果吧?如果想的話,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