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江蘇旅游景點:善卷洞

字號:

善卷洞
    位于宜興市西南約25公里的祝陵村螺巖山上,相傳在4000 多年前,有位善卷先生避虞舜禪讓,在此隱居,因而得名。 善卷洞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游覽路線約為800 米。上下 三層,層層相連;上、中、下和水洞,洞洞相通。進(jìn)入洞中, 宛如進(jìn)入一座地下宮殿。 善卷洞的入口在中洞。中洞的獅象大場是一個面積達(dá)1000平 方米的天然大石廳。高達(dá)7 米的鐘乳石筍兀立洞口,名砥柱峰。 它是一點一滴的石乳聚積而成,每30至50年長高1 厘米,它的形 成已有3 萬多年。石廳內(nèi)可容上千名游客,高大寬敞,上面掛滿 各種形象生動的石鐘乳。石廳兩旁,屹立著一對形似青獅、白象 的巨石,維妙維肖,形態(tài)逼真。 上洞的規(guī)模比中洞還要大,洞長70米、寬30米、高30米。洞 形似螺殼,終年云霧彌漫,冬暖夏涼,氣溫終年保持23攝氏度, 因而又稱暖洞。環(huán)壁有奇石形成的荷花倒影、萬古寒梅、綿羊、 駿馬、熊貓等景物,栩栩如生。石縫間細(xì)流瀑瀑,在地下形成水 潭,頂部的石乳倒映在潭中,奇異天成。循石級盤旋而下,要穿 過“風(fēng)雷”、“波濤”、“金鼓”、“萬馬”4 重石門。這時, 你能感受到波濤遠(yuǎn)聞,風(fēng)雷隱作,金鼓齊鳴,萬馬奔騰的意境。 這里石乳滴成的奇幻景物更多,有翠綠的葡萄,橙黃的佛手,白 嫩的鮮藕,振翅的白鶴,還有通天石松,梅花屏風(fēng)等等,千姿百 態(tài),美不勝收。 善卷之奇,主要是下洞和水洞。下洞長約180 米,寬18米, 高22米。洞外有一個6 米多高的石陡坎。大雨過后,飛瀑流水直 瀉懸崖壑底,奔放澎湃,故又名“瀑布洞”。與后洞相連的水洞, 是一條極古老的地下溪河。長約120 米,水深4.5米,河面最寬 達(dá)6 米,可常年通舟。游人至此,可乘游船。輕舟一葉,蕩漾其 間,在此黑暗的洞穴中前行,有時需俯首側(cè)身才能通過,偶爾崖 頂幾顆冰涼的“仙水”滴落在游人的頸項。引起一聲驚叫,一陣 歡笑?!按谒行?,槳在洞上劃”,兩旁彩燈閃爍,光怪陸離, 好像遨游在神話中的水晶宮。約20分鐘后,見崖壁上“豁然開朗 ”四個蒼勁大字,為梁代書法家陶宏景題刻。在此舍舟登岸,此 時只見四壁石刻皆是古今游客贊美洞府的詩詞歌賦。 出了善卷洞,下山到了祝陵村。相傳晉代女子祝英臺曾女扮 男裝到此讀書。這里原有唐刻石碑6 字,現(xiàn)存“碧鮮庵”三字, 筆跡古樸。近旁還有“晉祝英臺琴劍之?!薄ⅰ皡亲粤⒋笫焙?三國時代的“國山碑”等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