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江蘇旅游景點:天平山

字號:

天平山
    位于蘇州市城西15公里處,海拔221 米。因山勢高峻,常有 代名人范仲淹的高祖葬在山的東麓,又名范墳山。北宋皇朝曾將 天平山賜給范仲淹,也稱“賜山”。 怪石、清泉、紅楓為天平三絕。山上奇石縱橫錯落,皆危聳 向上,似古代大臣朝見皇上時手捧的朝笏,故稱此景觀為“萬笏 朝天”。清泉出自巖名“白云泉”,泉水由竹筒引入云泉精舍石 壁下的缽中,又名缽盂泉,味極甘例,唐代茶圣陸羽品評為“吳 中第一水”。紅楓為范仲淹17世孫范允臨從福建移來,尚存 176 株,迄今已有400 多年歷史,深秋時節(jié),碧云紅葉,燦爛如霞, 瑰麗奪目。 游天平山,進山麓正門,便見乾隆帝御賜“高義園”漢白玉 牌坊,旁有接駕亭。亭后為水池十景塘,池中曲折的宛轉(zhuǎn)橋臥居 水上。水池向東行可至桃花澗、范墳古墓群。往西即至天平山莊。 莊內(nèi)有歲寒堂、翻經(jīng)臺、聽鶯閣。來燕榭、芝房等古建筑。東鄰 咒缽庵,相傳為范仲淹母親的住所。西側(cè)為“高義園”古建筑群, 建筑凡四進,依山構(gòu)建,漸進漸高。第二進為“樂天樓”,宏敞 精致,為紀念白居易而建,此樓也稱“御書樓”。最后一進廳堂 內(nèi),高懸乾隆帝手書“高義園”盤龍金匾。兩側(cè)設(shè)有椅幾,供人 休憩。堂前有木蘭兩株。堂東院內(nèi)有古羅漢松一棵,相傳為江南 才干唐伯虎手植,均為名貴古木。 十景塘西側(cè)為天平楓林,林中有御碑亭,八角重檐,古樸精 美,內(nèi)立乾隆帝游天平的詩碑。亭西為范文正公忠烈廟。廟前有 “先憂后樂”石坊,為二間四柱五閣式,端莊凝重,為1989年紀 念范仲淹誕生1000周年時新建。儀門上懸“第一流人物”匾,兩 側(cè)為碑廊,進門有方池,過小橋即至忠烈廟大殿。殿內(nèi)有范仲淹 彩塑坐像,兩壁分列其四子之石刻像,殿內(nèi)懸“濟時良相”、“ 學醇業(yè)廣”匾額,莊重肅穆。 游山可以從“登天平路”上,經(jīng)更衣亭、鸚鵡石至云泉精舍 (即缽盂泉),可品茶小憩。繼續(xù)西行前有梭子亭,該亭造型美 觀。亭下有宋代經(jīng)幢一座,雕刻精細。亭面對一線天景觀,這里 雙崖壁立對峙,中有小道僅容一人側(cè)身而過,實為山中最險峻處, 游人都愛在此攝影留念。過一線天循亂石而上,有石屋、飛來石, 至“中白云亭”,亭前為“望楓臺”,乃山中觀楓佳處。再上過 卓筆峰即為天平山處——“上白云”,該處有一圓型巨石面 向太湖,名照湖鏡,于此俯覽群山,遠眺太湖,令人心曠神怡。 蘇州園林有市園、郊園、山園、水園之別。天平山麓的高義 園、天平山莊是最典型的兩組大型山園。每年深秋時節(jié),紅葉滿 林,天平山舉辦紅楓節(jié),屆時游人如云,乃江南之有名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