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藥物分析——測定前樣品的制備

字號:

除少數體液經簡單處理后直接測定外,通常在最后一步測定前要采取適當的樣品制備,即進行分離、凈化、濃集、必要時尚需對待測組分進行化學改性,為測定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一、樣品的制備要考慮:
    藥物的理化性質、待測物的濃度范圍、藥物測定的目的、選用的生物體液和組織的類型、樣品制備與分析技術的關系。
    二、蛋白質的處理:
    是測定血漿、血清、全血及組織勻漿等樣品中藥物時的最先處理步驟。
    (一)加入沉淀劑和變性試劑:硫酸銨是經典的蛋白質沉淀劑,它與蛋白質分子競爭系統(tǒng)中水分子,而使蛋白質析出。陰離子型沉淀劑(三氯醋酸、高氯酸、鎢酸、焦磷酸)與帶電荷的蛋白質在氏于等電點的pH時形成不溶性鹽;反之,陽離子型沉淀劑(含鋅鹽、銅鹽)與蛋白質分子中帶陰電荷的羧基,在高于蛋白質等電點時,形成不溶性鹽。有關機制不十分清楚。
    (二)加入可與水混合的有機溶劑:乙醇過量存在時,能使與蛋白結合狀態(tài)的藥物釋放可將混合物離心,取上清液(含藥),但這不能解決樣品的凈化問題。蛋白沉淀法對于與蛋白結合力強的藥物的回收率較差。也有采用酸消化法(Aciddigestion)使藥物自蛋白結合處釋出,但常導致藥物的分解。
    (三)組織的酶消化法:蛋白水解酶(Proteolyticenzyme)中的枯草菌溶素(SubtilisinCarlsberg)不僅可使組織酶解,且可使藥物析出。
    優(yōu)點:1、因是在平穩(wěn)條件下進行的,可避免某些藥物在酸中水解及較高溫度時降解;
    2、可顯著改善對蛋白結合率強的藥物的回收率;
    3、可用有機溶劑直接提取消化液而無乳化生成的危險;
    4、在用HPLC時,無需再進行過多的凈化操作。缺點是不適用于一些在高pH時易水解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