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指導:2006年GCT邏輯輔導資料(5)

字號:

八、間接因果
    邏輯考試很大程度上是考察評價事物間的因果聯(lián)系,找出題干推理的間接因果也是一種重要的削弱方式。
    方式一:題干論述——A是B的原因,所以A就不是C的原因
    如何削弱?就要說明A是C的間接原因,即只要說B和C是相關的,是B導致了C。
    方式二:題干論述——A是C的原因,所以B就不是C的原因
    如何削弱?就要說明B是A的間接原因,即只要說B和A是相關的,正是B導致了A(A還是受B的影響)。
    方式三:題干論述——A沒有導致B
    如何削弱?你可以說明A導致了C,而C導致了B。
    方式四:題干論述——A現(xiàn)象總是伴著B現(xiàn)象,所以A是B的原因
    如何削弱?就要說明A和B都是C的共同結果,C才是A和B發(fā)生的共同原因,這就有力地反駁了題干中A和B存在因果關系的觀點。
    九、存在它因
    存在它因的削弱方式,就是指出還存在有別的因素影響推理。具體說如果題干是以一個事實、研究、發(fā)現(xiàn)或一系列數(shù)據(jù)為前提推出一個解釋上述事實或數(shù)據(jù)的結論,要削弱這個結論,就可以通過指出由其他可能來解釋原文事實,即存在別的因素影響推論。
    十、反對前提
    反對前提型的基本特點是針對前提進行直接反對而達到*結論的效果。
    解題時應當找出原因和結果,而選擇答案時目標放在原因上,這也是這類削弱題的典型思路。雖然最終目的還是使結論不成立,但反對了原因,結論也就不攻自破了。
    反對前提型的解題特點是抓住原因,尋找原因中的關鍵詞,一般是其主語或強調的對象,根據(jù)關鍵詞來迅速定位選項。
    十一、反對結論
    反對結論,就是直接削弱結論,即找到與題干的結論或觀點剛好相違背的一個選項,該選項即為正確答案。
    十二、最能削弱
    在邏輯考試中,不僅要測試我們對各種削弱方式的了解程度,同時還經(jīng)常測試我們任何評價削弱的力度的能力,因為多數(shù)的削弱型考題都是要求我們選擇“最有削弱力度”的選項。這就涉及到任何“任何來評價削弱力度”問題。
    下面提供一些評價削弱力度的一般方法:
    1、削弱結論的力度大于削弱原因(論據(jù))和削弱論證形式
    2、針對題干推理隱含假設的削弱力度大于即非充分也非必要條件的削弱。
    3、內部削弱的力度大于外部削弱
    4.必然的削弱力度大于或然
    5.量大的削弱力度大于量小
    6.含有確定性數(shù)字的削弱大于模糊概念
    7.邏輯削弱的力度大于非邏輯削弱
    8.直接削弱的力度大于間接削弱
    9.綜合因素的削弱力度要大于單一因素的削弱力度
    十三、不能削弱
    不能削弱型考題的解題方法是可采取排除法,應先將能與題干唱反調的選項排除掉,最后剩下的選項不管是與題干不相干還是支持題干的都是不能削弱的。也即,不能削弱題型的正確答案必為支持或無關項。
    十四、不能支持
    如果是不能支持型考題,當然與題干相矛盾、不一致或不相干的選項就是正確答案了。
    不能削弱型考題的解題方法是也可采取排除法,可將能與題干一致的選項(能支持踢干的選項)排除掉,最后剩下的選項不管是與題干不相干還是削弱題干的都是不能支持的。也即,不能支持題型的正確答案必為削弱或無關項。
    十五、支削變形
    支持和削弱是密切相關的,兩者的解題思路基本一致,只不過其答案對段落推理的作用剛好相反。而且對某些題目,到底是屬于支持還是削弱也很難區(qū)分,有的題目貌似支持實際上是削弱,有的題目貌似削弱實際上是支持。
    前面講的幾種支持與削弱的方式只是給考生解題時提供的一種思路,對某些考題可能用其中的幾種思路都說得通,因此,考生不要拘泥于具體每一道邏輯題到底歸于哪一類,特別是真正到考場,我們會發(fā)現(xiàn)沒有時間判斷考題屬于哪一類,在考試中主要還是憑平時訓練積累起來的感覺來迅速解題。題目做多了,題感也就來了。
    小結
    邏輯解題就是要在題干看似無關聯(lián)的語句中找出它們的內在聯(lián)系和它們的推理關系。推理關系是主要的,至于出什么樣的題型,只要根據(jù)推理關系,什么題型都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