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對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 )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fā)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立即依法逮捕。
A.管制以上 B.拘役以上
C.徒刑以上 D.3年有期徒刑以上
2.對于批準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zhí)行,并將執(zhí)行情況及時通知( )。
A.上級公安機關 B.人民檢察院
C.人民法院 D.同級政法委
3.公安機關執(zhí)行逮捕的時候,( )。
A.必須出示工作證 B.必須出示執(zhí)行證
C.必須出示逮捕證 D.必須出示搜查證
4.公安行政強制執(zhí)行,是指相對人不履行( )時,公安機關依法強制其履行的公安行政執(zhí)法行為。
A.公安機關作出的、已發(fā)生效力的執(zhí)行性行政決定
B.檢察機關作出的、已發(fā)生效力的執(zhí)行性決定
C.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發(fā)生效力的執(zhí)行性判決
D.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發(fā)生效力的執(zhí)行性裁定
5.在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構成要件中,( )處于核心地位。
A.危害行為 B.主觀要件
C.危害結果 D.主體要件
6.治安管理處罰的適用主體是( )。 來源:www.examda.com
A.人民政府 B.公安機關
C.司法機關 D.社會團體
7.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33條規(guī)定,警告、五十元以下罰款,可以由( )裁決。
A.縣公安局 B.市公安局
C.縣、市公安分局 D.公安派出所
8.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33條規(guī)定,在農(nóng)村,沒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可以由公安機關委托( )裁決。
A.縣人民政府 B.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
C.村民委員會 D.鄉(xiāng)(鎮(zhèn))聯(lián)防隊
9.《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4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的人,堅持( )的原則。”
A.教育與處罰相結合 B.打擊與教育相結合
C.懲治與寬大相結合 D.鎮(zhèn)壓與挽救相結合
10.《行政處罰法》第3條第2款規(guī)定:“沒有法定依據(jù)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 )?!?BR> A.行政處罰有效 B.行政處罰效力待定
C.行政處罰無效 D.行政處罰應重新作出
11.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的人的罰款幅度,一般情況為( )。
A.1元以上,200元以下 B.10元以上,100元以下
C.50元以上,2000元以下 D.10元以上,5000元以下
12.公安機關對賣*、嫖宿暗娼以及介紹或者容留賣*、嫖宿暗娼行為可并處( )。
A.1000元以下罰款 B.2000元以下罰款
C.3000元以下罰款 D.5000元以下罰款
13.公安機關對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非法運輸、買賣、存放、使用罌粟殼的,賭博或為賭博提供條件的,制作、復制、出售、出租或者傳播**物品的,可以單處或并處( )。
A.1000元以下罰款 B.2000元以下罰款
C.3000元以下罰款 D.5000元以下罰款
14.公安機關對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單處或者并處( )。
A.1000元以下罰款 B.2000元以下罰款
C.3000元以下罰款 D.5000元以下罰款
15.治安管理處罰中最重的一種是( )。
A.警告 B.罰款 C.拘留 D.逮捕
16.對單位違反治安管理的,( )。 來源:www.examda.com
A.只處罰直接責任人員
B.只處罰單位主管人員
C.既處罰直接責任人員,又處罰單位主管人員
D.可以只處罰直接責任人員,也可以同時處罰單位主管人員
17.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追究時效的起算時間為( )。
A.行為人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當日
B.行為人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次日
C.行為人開始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當日
D.行為人開始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次日
18.對連續(xù)或繼續(xù)狀態(tài)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追究時效期限,應當從( )起算。
A.最早一次行為或行為開始的那一天
B.最早一次行為或行為終了的那一天
C.最后一次行為或行為開始的那一天
D.最后一次行為或行為終了的那一天
19.對實施危害國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侵犯財產(chǎn)、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犯罪行為的人,因犯罪情節(jié)輕微人民檢察院不起訴、人民法院免予刑事處罰( )。
A.符合勞動教養(yǎng)條件的,應該依法決定勞動教養(yǎng)
B.符合勞動教養(yǎng)條件的,可以依法決定勞動教養(yǎng)
C.即使符合勞動教養(yǎng)條件,也不得依法決定勞動教養(yǎng)
D.即使不符合勞動教養(yǎng)條件的,也可以依法決定勞動教養(yǎng)
20.對未成年人決定是否勞動教養(yǎng)時,未成年人的年齡、身份,以其( )的實際情況確定。
A.實施違法犯罪行為時 B.違法犯罪行為發(fā)生危害結果時
C.決定勞動教養(yǎng)時 D.審批勞動教養(yǎng)時
21.是否勞動教養(yǎng)的決定,應以( )的名義作出。
A.縣級公安機關的法制部門 B.縣級公安機關的辦案部門
C.地級公安機關的法制部門 D.勞動教養(yǎng)管理委員會
22.勞動教養(yǎng)審批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 )承擔。
A.本級公安機關的法制部門 B.本級公安機關的辦案部門
C.上級公安機關的法制部門 D.上級公安機關的辦案部門
23.對勞動教養(yǎng)案件,縣級公安機關辦案部門在調(diào)查完畢后,應當制作《勞動教養(yǎng)呈批報告》,連同案卷材料報送( )審核。
A.本級公安機關法制部門 B.上級公安機關辦案部門
C.上級公安機關法制部門 D.勞動教養(yǎng)管理委員會
24.對勞動教養(yǎng)案件,地級以上公安機關法制部門( )審核完畢,對符合勞動教養(yǎng)條件的,提請本級公安機關勞動教養(yǎng)審批委員會審議決定。
A.必須在3日內(nèi) B.應當在3日內(nèi)
C.必須在7日內(nèi) D.應當在7日內(nèi)
25.地級以上公安機關勞動教養(yǎng)審批委員會應當在收到本級公安機關法制部門提請審議的勞動教養(yǎng)案件之日起的( ),以同級勞動教養(yǎng)管理委員會的名義作出是否勞動教養(yǎng)的決定。
A.2日內(nèi) B.3日內(nèi) C.7日內(nèi) D.15日內(nèi)
26.國務院《賣*嫖娼人員收容教育辦法》規(guī)定,對賣*、嫖娼人員,除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30條的規(guī)定處罰外,對尚不夠實行勞動教養(yǎng)的,可以由( )決定收容教育。 A.收容教育委員會 B.勞動教養(yǎng)管理委員會
C.公安機關 D.檢察機關
27.強制戒毒工作由( )主管。
A.衛(wèi)生部門 B.民政部門
C.公安機關 D.強制戒毒所
28.對需送入強制戒毒所的吸食、注射毒品成癮人員實施強制戒毒,應由( )制作《強制戒毒決定書》。
A.派出所 B.縣級公安機關
C.地級公安機關 D.公安分局
29.強制戒毒決定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 )通知戒毒人員家屬、所在單位和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A.3日內(nèi) B.5日內(nèi) C.7日內(nèi) D.10日內(nèi)
30.實際執(zhí)行的強制戒毒期限連續(xù)計算( )。
A.不超過3個月 B.不超過6個月
C.不超過1年 D.不超過2年
31.訊問犯罪嫌疑人時偵查人員( )。
A.不得少于1人 B.不得少于3人
C.不得少于2人 D.不得少于4人
32.拘傳持續(xù)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長( ),不得以連續(xù)拘傳的形式變上拘禁犯罪嫌疑人。
A.6小時 B.24小時 C.18小時 D.12小時
33.除緊急情況外,人身檢查必須經(jīng)( )批準。 來源:www.examda.com
A.縣級以上公安機關 B.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
C.市級以上公安機關 D.市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
34.偵查實驗必須是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時,并經(jīng)( )偵查機關負責人批準才能進行。
A.省級以上 B.市級以上
C.廳級以上 D.縣級以上
35.搜查必須由偵查人員進行,執(zhí)行搜查的偵查人員不得少于( )。
A.3人 B.4人 C.2人 D.5人
36.搜查婦女的身體,( )由女偵查人員進行。
A.一般應當 B.可以 C. D.應當
37.對決定扣押的物證、書證,要查點清楚,當場開列清單( )。
A.一式一份 B.一式二份
C.一式三份 D.一式四份
38.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qū)內(nèi),( )發(fā)布通輯令。
A.應報請有決定權的上級機關 B.應報請同級黨委
C.可以直接 D.應報請同級政府
39.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嚴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 )的嬰兒的婦女可以取保候審。
A.未滿半周歲 B.未滿二周歲
C.未滿三周歲 D.未滿一周歲
40.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 )。
A.6個月 B.3個月 C.12個月 D.4個月
41.監(jiān)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 )。 來源:www.examda.com
A.3個月 B.12個月 C.4個月 D.6個月
42.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拘留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 ),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
A.12小時以內(nèi) B.24小時以內(nèi)
C.36小時以內(nèi) D.48小時以內(nèi)
43.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 )進行訊問。
A.12小時以內(nèi) B.48小時以內(nèi)
C.36小時以內(nèi) D.24小時以內(nèi)
44.對被拘留的人,經(jīng)過審查認為需要逮捕的,一般應當在拘留后的( )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
A.4日內(nèi) B.3日內(nèi) C.30日內(nèi) D.1日內(nèi)
45.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逮捕的時間( )。
A.可以延長至3日 B.可以延長至4日
C.可以延長至30日 D.可以延長至37日
46.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由( )決定。
A.預審科 B.審批科
C.檢察員 D.檢察長
47.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逮捕后的( ),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A.5日以內(nèi) B.10日以內(nèi)
C.7日以內(nèi) D.14日以內(nèi)
48.公安機關對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決定,認為有錯誤的時候,( )。
A.應要求復議,在復議期間不得釋放被拘留的人
B.應要求人民檢察再行審查批捕
C.可以要求復議,但是必須將被拘留的人立即釋放
D.可以申請復議,也可以立即釋放被拘留的人
49.警告是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以( )作出的譴責和告誡。
A.口頭方式 B.書面方式
C.口頭、書面方式均可 D.羈押方式
50.扣押物證、書證是指偵查機關依法強制收取和扣留與案件有關的物品、文件的一種偵查方法。關于扣押物證、書證,下列哪一說法是不正確的?( )
A.向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公民收集或者調(diào)取證據(jù)時,偵查人員不得少于2人
B.扣押物證、書證時應持有公安機關介紹信和偵查人員工作證
C.在現(xiàn)場勘驗或者搜查中發(fā)現(xiàn)可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各種物證、書證需要扣押的,由偵查人員自行決定
D.如發(fā)現(xiàn)違禁品,無論是否與案件有關,都應扣押,并及時送交有關部門處理
1.對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 )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fā)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立即依法逮捕。
A.管制以上 B.拘役以上
C.徒刑以上 D.3年有期徒刑以上
2.對于批準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zhí)行,并將執(zhí)行情況及時通知( )。
A.上級公安機關 B.人民檢察院
C.人民法院 D.同級政法委
3.公安機關執(zhí)行逮捕的時候,( )。
A.必須出示工作證 B.必須出示執(zhí)行證
C.必須出示逮捕證 D.必須出示搜查證
4.公安行政強制執(zhí)行,是指相對人不履行( )時,公安機關依法強制其履行的公安行政執(zhí)法行為。
A.公安機關作出的、已發(fā)生效力的執(zhí)行性行政決定
B.檢察機關作出的、已發(fā)生效力的執(zhí)行性決定
C.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發(fā)生效力的執(zhí)行性判決
D.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發(fā)生效力的執(zhí)行性裁定
5.在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構成要件中,( )處于核心地位。
A.危害行為 B.主觀要件
C.危害結果 D.主體要件
6.治安管理處罰的適用主體是( )。 來源:www.examda.com
A.人民政府 B.公安機關
C.司法機關 D.社會團體
7.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33條規(guī)定,警告、五十元以下罰款,可以由( )裁決。
A.縣公安局 B.市公安局
C.縣、市公安分局 D.公安派出所
8.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33條規(guī)定,在農(nóng)村,沒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可以由公安機關委托( )裁決。
A.縣人民政府 B.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
C.村民委員會 D.鄉(xiāng)(鎮(zhèn))聯(lián)防隊
9.《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4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的人,堅持( )的原則。”
A.教育與處罰相結合 B.打擊與教育相結合
C.懲治與寬大相結合 D.鎮(zhèn)壓與挽救相結合
10.《行政處罰法》第3條第2款規(guī)定:“沒有法定依據(jù)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 )?!?BR> A.行政處罰有效 B.行政處罰效力待定
C.行政處罰無效 D.行政處罰應重新作出
11.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的人的罰款幅度,一般情況為( )。
A.1元以上,200元以下 B.10元以上,100元以下
C.50元以上,2000元以下 D.10元以上,5000元以下
12.公安機關對賣*、嫖宿暗娼以及介紹或者容留賣*、嫖宿暗娼行為可并處( )。
A.1000元以下罰款 B.2000元以下罰款
C.3000元以下罰款 D.5000元以下罰款
13.公安機關對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非法運輸、買賣、存放、使用罌粟殼的,賭博或為賭博提供條件的,制作、復制、出售、出租或者傳播**物品的,可以單處或并處( )。
A.1000元以下罰款 B.2000元以下罰款
C.3000元以下罰款 D.5000元以下罰款
14.公安機關對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單處或者并處( )。
A.1000元以下罰款 B.2000元以下罰款
C.3000元以下罰款 D.5000元以下罰款
15.治安管理處罰中最重的一種是( )。
A.警告 B.罰款 C.拘留 D.逮捕
16.對單位違反治安管理的,( )。 來源:www.examda.com
A.只處罰直接責任人員
B.只處罰單位主管人員
C.既處罰直接責任人員,又處罰單位主管人員
D.可以只處罰直接責任人員,也可以同時處罰單位主管人員
17.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追究時效的起算時間為( )。
A.行為人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當日
B.行為人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次日
C.行為人開始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當日
D.行為人開始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次日
18.對連續(xù)或繼續(xù)狀態(tài)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追究時效期限,應當從( )起算。
A.最早一次行為或行為開始的那一天
B.最早一次行為或行為終了的那一天
C.最后一次行為或行為開始的那一天
D.最后一次行為或行為終了的那一天
19.對實施危害國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侵犯財產(chǎn)、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犯罪行為的人,因犯罪情節(jié)輕微人民檢察院不起訴、人民法院免予刑事處罰( )。
A.符合勞動教養(yǎng)條件的,應該依法決定勞動教養(yǎng)
B.符合勞動教養(yǎng)條件的,可以依法決定勞動教養(yǎng)
C.即使符合勞動教養(yǎng)條件,也不得依法決定勞動教養(yǎng)
D.即使不符合勞動教養(yǎng)條件的,也可以依法決定勞動教養(yǎng)
20.對未成年人決定是否勞動教養(yǎng)時,未成年人的年齡、身份,以其( )的實際情況確定。
A.實施違法犯罪行為時 B.違法犯罪行為發(fā)生危害結果時
C.決定勞動教養(yǎng)時 D.審批勞動教養(yǎng)時
21.是否勞動教養(yǎng)的決定,應以( )的名義作出。
A.縣級公安機關的法制部門 B.縣級公安機關的辦案部門
C.地級公安機關的法制部門 D.勞動教養(yǎng)管理委員會
22.勞動教養(yǎng)審批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 )承擔。
A.本級公安機關的法制部門 B.本級公安機關的辦案部門
C.上級公安機關的法制部門 D.上級公安機關的辦案部門
23.對勞動教養(yǎng)案件,縣級公安機關辦案部門在調(diào)查完畢后,應當制作《勞動教養(yǎng)呈批報告》,連同案卷材料報送( )審核。
A.本級公安機關法制部門 B.上級公安機關辦案部門
C.上級公安機關法制部門 D.勞動教養(yǎng)管理委員會
24.對勞動教養(yǎng)案件,地級以上公安機關法制部門( )審核完畢,對符合勞動教養(yǎng)條件的,提請本級公安機關勞動教養(yǎng)審批委員會審議決定。
A.必須在3日內(nèi) B.應當在3日內(nèi)
C.必須在7日內(nèi) D.應當在7日內(nèi)
25.地級以上公安機關勞動教養(yǎng)審批委員會應當在收到本級公安機關法制部門提請審議的勞動教養(yǎng)案件之日起的( ),以同級勞動教養(yǎng)管理委員會的名義作出是否勞動教養(yǎng)的決定。
A.2日內(nèi) B.3日內(nèi) C.7日內(nèi) D.15日內(nèi)
26.國務院《賣*嫖娼人員收容教育辦法》規(guī)定,對賣*、嫖娼人員,除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30條的規(guī)定處罰外,對尚不夠實行勞動教養(yǎng)的,可以由( )決定收容教育。 A.收容教育委員會 B.勞動教養(yǎng)管理委員會
C.公安機關 D.檢察機關
27.強制戒毒工作由( )主管。
A.衛(wèi)生部門 B.民政部門
C.公安機關 D.強制戒毒所
28.對需送入強制戒毒所的吸食、注射毒品成癮人員實施強制戒毒,應由( )制作《強制戒毒決定書》。
A.派出所 B.縣級公安機關
C.地級公安機關 D.公安分局
29.強制戒毒決定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 )通知戒毒人員家屬、所在單位和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A.3日內(nèi) B.5日內(nèi) C.7日內(nèi) D.10日內(nèi)
30.實際執(zhí)行的強制戒毒期限連續(xù)計算( )。
A.不超過3個月 B.不超過6個月
C.不超過1年 D.不超過2年
31.訊問犯罪嫌疑人時偵查人員( )。
A.不得少于1人 B.不得少于3人
C.不得少于2人 D.不得少于4人
32.拘傳持續(xù)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長( ),不得以連續(xù)拘傳的形式變上拘禁犯罪嫌疑人。
A.6小時 B.24小時 C.18小時 D.12小時
33.除緊急情況外,人身檢查必須經(jīng)( )批準。 來源:www.examda.com
A.縣級以上公安機關 B.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
C.市級以上公安機關 D.市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
34.偵查實驗必須是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時,并經(jīng)( )偵查機關負責人批準才能進行。
A.省級以上 B.市級以上
C.廳級以上 D.縣級以上
35.搜查必須由偵查人員進行,執(zhí)行搜查的偵查人員不得少于( )。
A.3人 B.4人 C.2人 D.5人
36.搜查婦女的身體,( )由女偵查人員進行。
A.一般應當 B.可以 C. D.應當
37.對決定扣押的物證、書證,要查點清楚,當場開列清單( )。
A.一式一份 B.一式二份
C.一式三份 D.一式四份
38.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qū)內(nèi),( )發(fā)布通輯令。
A.應報請有決定權的上級機關 B.應報請同級黨委
C.可以直接 D.應報請同級政府
39.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嚴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 )的嬰兒的婦女可以取保候審。
A.未滿半周歲 B.未滿二周歲
C.未滿三周歲 D.未滿一周歲
40.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 )。
A.6個月 B.3個月 C.12個月 D.4個月
41.監(jiān)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 )。 來源:www.examda.com
A.3個月 B.12個月 C.4個月 D.6個月
42.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拘留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 ),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
A.12小時以內(nèi) B.24小時以內(nèi)
C.36小時以內(nèi) D.48小時以內(nèi)
43.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 )進行訊問。
A.12小時以內(nèi) B.48小時以內(nèi)
C.36小時以內(nèi) D.24小時以內(nèi)
44.對被拘留的人,經(jīng)過審查認為需要逮捕的,一般應當在拘留后的( )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
A.4日內(nèi) B.3日內(nèi) C.30日內(nèi) D.1日內(nèi)
45.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逮捕的時間( )。
A.可以延長至3日 B.可以延長至4日
C.可以延長至30日 D.可以延長至37日
46.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由( )決定。
A.預審科 B.審批科
C.檢察員 D.檢察長
47.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逮捕后的( ),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A.5日以內(nèi) B.10日以內(nèi)
C.7日以內(nèi) D.14日以內(nèi)
48.公安機關對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決定,認為有錯誤的時候,( )。
A.應要求復議,在復議期間不得釋放被拘留的人
B.應要求人民檢察再行審查批捕
C.可以要求復議,但是必須將被拘留的人立即釋放
D.可以申請復議,也可以立即釋放被拘留的人
49.警告是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以( )作出的譴責和告誡。
A.口頭方式 B.書面方式
C.口頭、書面方式均可 D.羈押方式
50.扣押物證、書證是指偵查機關依法強制收取和扣留與案件有關的物品、文件的一種偵查方法。關于扣押物證、書證,下列哪一說法是不正確的?( )
A.向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公民收集或者調(diào)取證據(jù)時,偵查人員不得少于2人
B.扣押物證、書證時應持有公安機關介紹信和偵查人員工作證
C.在現(xiàn)場勘驗或者搜查中發(fā)現(xiàn)可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各種物證、書證需要扣押的,由偵查人員自行決定
D.如發(fā)現(xiàn)違禁品,無論是否與案件有關,都應扣押,并及時送交有關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