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2005屆華工畢業(yè)生求職受騙的真實經(jīng)歷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zhuǎn)眼,我已經(jīng)在單位上班2個月有余了,算來,離開美麗的喻園
,離開魂牽夢縈的華工母校也不過是三個月不到而已。
再過幾天,國慶節(jié)一過,全國各地的用人單位又該蜂擁而至,進入校園招兵買馬
,選賢納才了,2006年的求職就業(yè)大戰(zhàn)又將激烈上演……
我是華工2005屆一名文科本科畢業(yè)生,作為一個選擇就業(yè)這條路的畢業(yè)生,作為
一個過來人,我覺得,我有責任而且很愿意把我求職路上所遭遇的坎坷和陷阱經(jīng)
歷記錄下來,與你們分享,希望能對廣大選擇就業(yè)的師弟師妹們有所幫助。
第被騙
在這種情況下,表面坦然自信的我,心里多少還是有點著急的。很巧的是,2004
年11月20日,我去科技會展中心參加了招聘會,應聘的是xx市一家網(wǎng)絡公司的市
場策劃職位。兩天后,我接到了面試通知。
按照通知的時間,我很辛苦地去了那個網(wǎng)絡公司。面試時,他們的老總親自出馬
。我專心致志,沉著應對,老總臉上也不時露出贊許的笑容。談得非常投機,以
致于我們忘記了吃中午飯,還是他們?nèi)肆Y源部門的一位女士送來了盒飯,老總
和我才想起來要吃午飯了?;蛟S,我被老總的人格魅力和他所描述的公司廣闊的
發(fā)展前景吸引住了,而那老總,可能被我豐富的經(jīng)歷所打動了,面試進行得非常
順利。面試結(jié)束時,老總明確表示錄用我,而我深深體會到一份工作的來之不易
,沒有猶豫太多(xx市的行情是多少,我清楚,再說他們提的待遇在xx市算是中
等偏上了),也就決定把自己"賣"到這里了。
說心里話,從著手開始找工作到找到這份工作,其實,我沒有花多少時間,沒有
經(jīng)歷太多的辛酸和挫折,算是比較順利的了,所以,我多少還是有點欣喜的。
緊接著,我便幸運地脫離了求職大軍,想體驗一下"準上班"的感覺,反正大四后
面也沒有什么課了,不如早點去熟悉公司環(huán)境和自己的工作流程。我給公司老總
發(fā)了一封電子郵件,說明了我的想法,老總很快就同意了。
2004年12月初,我便開始了我畢業(yè)前的"工作",也算是實習加試用了。這一干就
是6個月(2004.12-2005.5),朝往暮歸,風雨無阻,除了偶爾回學校處理一些畢
業(yè)事宜外,我?guī)缀跞旌蚺菰谀抢锪?-我想用自己的努力和奮斗證明自己的能力
,讓他們知道,沒有工作經(jīng)驗的應屆畢業(yè)生不是有些人想象得那么差。因為是私
企,壓力非常大,紀律也很嚴格,所以很辛苦,經(jīng)常在公汽上睡著了,以致于坐
過了站。但是,想想自己是文科生,又不是特別出色,競爭那么激烈,找工作那
么艱難,也就咬牙堅持下去了。
但事實是,當你抓住一個機會不放的同時,也就意味著你將放棄很多機會。我當
時的情況就是這樣的,放棄了很多擦身而過的機會,一心一意地投入到這份工作
中去了。
畢業(yè)生的時間總是太快太快,很快就到了要辦離校手續(xù)的時間了。2005年5月31日
,是我們2005屆畢業(yè)生簽約的后截止日期,也就是說,過了這個期限,各種手
續(xù)就要自己一一去辦理而不是學校統(tǒng)一辦理了,很麻煩。我?guī)е鴧f(xié)議書去公司,
要與人力資源部門簽約,他們卻推脫說老總沒有回來,暫時不能簽約。后來才聽
說,公司之所以拖著不簽,是想逃脫履行繳納除薪水之外的其他待遇,比如五險
一金什么的。沒有簽約的話,他們就沒有任何法律約束力,我個人的合法權(quán)益就
得不到保障,這個我很清楚。
于是,我決定辭職。我把這個想法告訴同學之后,他們都比較同意,因為他們知
道我工作得非常辛苦。我和院里負責就業(yè)的老師商量時,他們也贊同我的想法,
但讓我不要著急攤牌,萬一不行還有這份工作保底,同時答應我有機會就幫我推
薦。
有了老師和同學的精神支持,我辭職的決心就更加堅定了。為了一心一意地找第
二份工作,一周后,也就是6月7日,我毅然辭去了我的第一份工作。拿了工資,
做好工作交涉之后,我去了老總辦公室。對于我的辭職,老總很驚訝,話語中透
露出挽留的信息,但是,我決心已定:只有工資,沒有其他待遇,在這個社會中
就連生存都很苦難,甚至是危險的!離開的時候,老總問我:"現(xiàn)在找工作還好找
嗎?如果不好找,你還可以到我們這里來的。"我真不知道當時自己哪里來的自信
和樂觀,脫口而出:"肯定能找到第二份工作!"說完,頭也不回地就走了。
第二次被騙
說實在的,當時我的心情是這樣的:一部分是擔憂,一部分是自信,但前者所占
的比重要更大一些,畢竟,當時已是6月上旬了,校園里幾乎沒有專場招聘會了,
而外面的招聘會也很稀少了,而且是針對有工作經(jīng)驗的人群的,用人單位該招的
都已經(jīng)招滿了。我能做的就是在網(wǎng)上投簡歷了,但希望渺茫,回應的幾乎沒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zhuǎn)眼,我已經(jīng)在單位上班2個月有余了,算來,離開美麗的喻園
,離開魂牽夢縈的華工母校也不過是三個月不到而已。
再過幾天,國慶節(jié)一過,全國各地的用人單位又該蜂擁而至,進入校園招兵買馬
,選賢納才了,2006年的求職就業(yè)大戰(zhàn)又將激烈上演……
我是華工2005屆一名文科本科畢業(yè)生,作為一個選擇就業(yè)這條路的畢業(yè)生,作為
一個過來人,我覺得,我有責任而且很愿意把我求職路上所遭遇的坎坷和陷阱經(jīng)
歷記錄下來,與你們分享,希望能對廣大選擇就業(yè)的師弟師妹們有所幫助。
第被騙
在這種情況下,表面坦然自信的我,心里多少還是有點著急的。很巧的是,2004
年11月20日,我去科技會展中心參加了招聘會,應聘的是xx市一家網(wǎng)絡公司的市
場策劃職位。兩天后,我接到了面試通知。
按照通知的時間,我很辛苦地去了那個網(wǎng)絡公司。面試時,他們的老總親自出馬
。我專心致志,沉著應對,老總臉上也不時露出贊許的笑容。談得非常投機,以
致于我們忘記了吃中午飯,還是他們?nèi)肆Y源部門的一位女士送來了盒飯,老總
和我才想起來要吃午飯了?;蛟S,我被老總的人格魅力和他所描述的公司廣闊的
發(fā)展前景吸引住了,而那老總,可能被我豐富的經(jīng)歷所打動了,面試進行得非常
順利。面試結(jié)束時,老總明確表示錄用我,而我深深體會到一份工作的來之不易
,沒有猶豫太多(xx市的行情是多少,我清楚,再說他們提的待遇在xx市算是中
等偏上了),也就決定把自己"賣"到這里了。
說心里話,從著手開始找工作到找到這份工作,其實,我沒有花多少時間,沒有
經(jīng)歷太多的辛酸和挫折,算是比較順利的了,所以,我多少還是有點欣喜的。
緊接著,我便幸運地脫離了求職大軍,想體驗一下"準上班"的感覺,反正大四后
面也沒有什么課了,不如早點去熟悉公司環(huán)境和自己的工作流程。我給公司老總
發(fā)了一封電子郵件,說明了我的想法,老總很快就同意了。
2004年12月初,我便開始了我畢業(yè)前的"工作",也算是實習加試用了。這一干就
是6個月(2004.12-2005.5),朝往暮歸,風雨無阻,除了偶爾回學校處理一些畢
業(yè)事宜外,我?guī)缀跞旌蚺菰谀抢锪?-我想用自己的努力和奮斗證明自己的能力
,讓他們知道,沒有工作經(jīng)驗的應屆畢業(yè)生不是有些人想象得那么差。因為是私
企,壓力非常大,紀律也很嚴格,所以很辛苦,經(jīng)常在公汽上睡著了,以致于坐
過了站。但是,想想自己是文科生,又不是特別出色,競爭那么激烈,找工作那
么艱難,也就咬牙堅持下去了。
但事實是,當你抓住一個機會不放的同時,也就意味著你將放棄很多機會。我當
時的情況就是這樣的,放棄了很多擦身而過的機會,一心一意地投入到這份工作
中去了。
畢業(yè)生的時間總是太快太快,很快就到了要辦離校手續(xù)的時間了。2005年5月31日
,是我們2005屆畢業(yè)生簽約的后截止日期,也就是說,過了這個期限,各種手
續(xù)就要自己一一去辦理而不是學校統(tǒng)一辦理了,很麻煩。我?guī)е鴧f(xié)議書去公司,
要與人力資源部門簽約,他們卻推脫說老總沒有回來,暫時不能簽約。后來才聽
說,公司之所以拖著不簽,是想逃脫履行繳納除薪水之外的其他待遇,比如五險
一金什么的。沒有簽約的話,他們就沒有任何法律約束力,我個人的合法權(quán)益就
得不到保障,這個我很清楚。
于是,我決定辭職。我把這個想法告訴同學之后,他們都比較同意,因為他們知
道我工作得非常辛苦。我和院里負責就業(yè)的老師商量時,他們也贊同我的想法,
但讓我不要著急攤牌,萬一不行還有這份工作保底,同時答應我有機會就幫我推
薦。
有了老師和同學的精神支持,我辭職的決心就更加堅定了。為了一心一意地找第
二份工作,一周后,也就是6月7日,我毅然辭去了我的第一份工作。拿了工資,
做好工作交涉之后,我去了老總辦公室。對于我的辭職,老總很驚訝,話語中透
露出挽留的信息,但是,我決心已定:只有工資,沒有其他待遇,在這個社會中
就連生存都很苦難,甚至是危險的!離開的時候,老總問我:"現(xiàn)在找工作還好找
嗎?如果不好找,你還可以到我們這里來的。"我真不知道當時自己哪里來的自信
和樂觀,脫口而出:"肯定能找到第二份工作!"說完,頭也不回地就走了。
第二次被騙
說實在的,當時我的心情是這樣的:一部分是擔憂,一部分是自信,但前者所占
的比重要更大一些,畢竟,當時已是6月上旬了,校園里幾乎沒有專場招聘會了,
而外面的招聘會也很稀少了,而且是針對有工作經(jīng)驗的人群的,用人單位該招的
都已經(jīng)招滿了。我能做的就是在網(wǎng)上投簡歷了,但希望渺茫,回應的幾乎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