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財務評價
第一節(jié)、建設項目經濟評價
一、建設項目分類
(一)按照項目的目標分:經營性項目,非經營性項目。
1)經營性項目:通過投資并以實現所有者權益的市場價值化為目標。
2)非經營性項目:不以追求盈利為目標,包括本身就沒有經營活動、沒有收益的項目;本身有生產經營活動、有營業(yè)收入,但產品價格不由市場機制形成。
(二)按項目的產品(或服務)屬性分:公共項目,非公共項目。
1)公共項目:為滿足社會公眾需要,生產或提供公共物品(包括服務)的項目。
2)非公共項目:除公共項目以外的其它項目。
(三)按項目的投資管理形式分:政府投資項目,企業(yè)投資項目。
1)政府投資項目:政府性資金包括:①財政預算投資資金(含國債資金);②利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的主權外債資金;③納入預算管理的專項建設資金;④法規(guī)法律規(guī)定的其它政府性資金。
政府按照資金來源、項目性質和宏觀調控需要,分別采用直接投資、資本金注入、投資補助、轉貸、貼息等方式進行投資。
2)企業(yè)投資項目:不使用政府性資金的投資項目統(tǒng)稱企業(yè)投資項目。
(四)按項目與企業(yè)原有資產的關系分:新建項目,改、擴建項目。
(五)按項目的融資主體分:新設項目法人,既有項目法人。
二、經濟評價的適用范圍:建設項經濟評價包括財務評價(財務分析)和國民經濟評價(經濟分析)。
經濟評價的適用范圍:1、所有項目的經濟評價都是基于資金時間價值這一原理,可用于各行各業(yè)的建設項目。2、對不同的投資主體在使用上沒有限制。3、可用于項目的機會識別、初步可研、可研、行業(yè)規(guī)劃、大型項目的規(guī)劃研究。
三、建設項目經濟評價的作用:(4條)
1、是項目前期研究中諸多內容中的重要內容和有機組成部分。2、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措施之一。3、為投資者提供科學可靠的依據。4、才能實現項目系統(tǒng)優(yōu)化,進行最終決策。
四、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內容的選擇:
1、應根據項目性質、項目目標、項目投資者、項目財務主體以及項目對聯經濟與社會的影響程度等具體情況確定。
2、對于一般項目,財務分析必不可少。當財務分析的結構能夠滿足決策需要時,可以不進行經濟費用效益分析。
3、對于關系國家安全、國土開發(fā)、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等具有較明顯外間效果的項目(一般為政府審批和核心準的項目),通過經濟評價指標的計算和分析,得出項目是否對整個社會經濟有益的結論。
4、對于特別重大的建設項目,除進行財務分析與經濟費用效益分析外,還應專門進行項目對區(qū)域經濟或宏觀經濟影響的研究與分析。
五、建設項目經濟評價的原則: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必須保證評價的客觀性、科學性、公正性,并堅持以下原則:
1、效益與費用計算口徑對應一致的原則;
2、收益與風險權衡的原則;
3、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以定量分析為主的原則;
4、動態(tài)分析與靜態(tài)分析相結合,以動態(tài)分析為主的原則。
項目經濟評價的核心是折現。
六、建設項目經濟評價的深度:
項目前期研究各階段是對項目的內部、外部條件由淺入深、由粗到細的逐步細化過程,一般分為規(guī)劃、機會研究、項目建議書、可研四個階段。
1、可研階段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財務可行性、經濟合理性、投資風險等進行全面地評價。
2、項目建議書階段重點是圍繞項目立項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論證項目的經濟條件和經濟狀況。
3、規(guī)劃和機會研究是將項目意向變成簡要的項目建議過程,計算簡便的指標進行分析。
七、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工作的依據:
《方法》與《參數》是建設項目經濟評價的重要依據。
實行審批制的政府投資項目,按照《方法》與《參數》執(zhí)行;對于實行核準制和備案制的企業(yè)投資項目,可根據批準機關或備案機關以及投資者的要求,選用《方法》和相應的《參數》。
八、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工作的有關規(guī)定:
1、政府投資項目的經濟評價工作由符合資質要求的咨詢中介機構承擔,并由政府有關決策部門委托符合資質要求的咨詢中介機構進行評估。
2、承擔政府投資項目可研和經濟評價的單位不得參加同一項目的評估。
九、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參數:
(一)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參數分類和組成:
1)計算參數:各類價格指數、各種費率、利率。
2)判據參數:財務基準收益率、總投資收益率、資產負債率、利息備付率、償債備付率。
3)財務評價參數。
4)國民經濟評價參數。
第一節(jié)、建設項目經濟評價
一、建設項目分類
(一)按照項目的目標分:經營性項目,非經營性項目。
1)經營性項目:通過投資并以實現所有者權益的市場價值化為目標。
2)非經營性項目:不以追求盈利為目標,包括本身就沒有經營活動、沒有收益的項目;本身有生產經營活動、有營業(yè)收入,但產品價格不由市場機制形成。
(二)按項目的產品(或服務)屬性分:公共項目,非公共項目。
1)公共項目:為滿足社會公眾需要,生產或提供公共物品(包括服務)的項目。
2)非公共項目:除公共項目以外的其它項目。
(三)按項目的投資管理形式分:政府投資項目,企業(yè)投資項目。
1)政府投資項目:政府性資金包括:①財政預算投資資金(含國債資金);②利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的主權外債資金;③納入預算管理的專項建設資金;④法規(guī)法律規(guī)定的其它政府性資金。
政府按照資金來源、項目性質和宏觀調控需要,分別采用直接投資、資本金注入、投資補助、轉貸、貼息等方式進行投資。
2)企業(yè)投資項目:不使用政府性資金的投資項目統(tǒng)稱企業(yè)投資項目。
(四)按項目與企業(yè)原有資產的關系分:新建項目,改、擴建項目。
(五)按項目的融資主體分:新設項目法人,既有項目法人。
二、經濟評價的適用范圍:建設項經濟評價包括財務評價(財務分析)和國民經濟評價(經濟分析)。
經濟評價的適用范圍:1、所有項目的經濟評價都是基于資金時間價值這一原理,可用于各行各業(yè)的建設項目。2、對不同的投資主體在使用上沒有限制。3、可用于項目的機會識別、初步可研、可研、行業(yè)規(guī)劃、大型項目的規(guī)劃研究。
三、建設項目經濟評價的作用:(4條)
1、是項目前期研究中諸多內容中的重要內容和有機組成部分。2、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措施之一。3、為投資者提供科學可靠的依據。4、才能實現項目系統(tǒng)優(yōu)化,進行最終決策。
四、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內容的選擇:
1、應根據項目性質、項目目標、項目投資者、項目財務主體以及項目對聯經濟與社會的影響程度等具體情況確定。
2、對于一般項目,財務分析必不可少。當財務分析的結構能夠滿足決策需要時,可以不進行經濟費用效益分析。
3、對于關系國家安全、國土開發(fā)、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等具有較明顯外間效果的項目(一般為政府審批和核心準的項目),通過經濟評價指標的計算和分析,得出項目是否對整個社會經濟有益的結論。
4、對于特別重大的建設項目,除進行財務分析與經濟費用效益分析外,還應專門進行項目對區(qū)域經濟或宏觀經濟影響的研究與分析。
五、建設項目經濟評價的原則: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必須保證評價的客觀性、科學性、公正性,并堅持以下原則:
1、效益與費用計算口徑對應一致的原則;
2、收益與風險權衡的原則;
3、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以定量分析為主的原則;
4、動態(tài)分析與靜態(tài)分析相結合,以動態(tài)分析為主的原則。
項目經濟評價的核心是折現。
六、建設項目經濟評價的深度:
項目前期研究各階段是對項目的內部、外部條件由淺入深、由粗到細的逐步細化過程,一般分為規(guī)劃、機會研究、項目建議書、可研四個階段。
1、可研階段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財務可行性、經濟合理性、投資風險等進行全面地評價。
2、項目建議書階段重點是圍繞項目立項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論證項目的經濟條件和經濟狀況。
3、規(guī)劃和機會研究是將項目意向變成簡要的項目建議過程,計算簡便的指標進行分析。
七、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工作的依據:
《方法》與《參數》是建設項目經濟評價的重要依據。
實行審批制的政府投資項目,按照《方法》與《參數》執(zhí)行;對于實行核準制和備案制的企業(yè)投資項目,可根據批準機關或備案機關以及投資者的要求,選用《方法》和相應的《參數》。
八、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工作的有關規(guī)定:
1、政府投資項目的經濟評價工作由符合資質要求的咨詢中介機構承擔,并由政府有關決策部門委托符合資質要求的咨詢中介機構進行評估。
2、承擔政府投資項目可研和經濟評價的單位不得參加同一項目的評估。
九、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參數:
(一)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參數分類和組成:
1)計算參數:各類價格指數、各種費率、利率。
2)判據參數:財務基準收益率、總投資收益率、資產負債率、利息備付率、償債備付率。
3)財務評價參數。
4)國民經濟評價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