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多發(fā)性開放性骨折的術中護理配合

字號:

隨著工業(yè)、交通等事業(yè)的發(fā)展,多發(fā)損傷有日益增多的趨勢。多發(fā)性骨折則是較為常見的損傷。由于骨折部位、骨折類型的不同,其手術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該病例是一典型的下肢多發(fā)性開放性骨折,手術過程復雜,所需器械種類繁多。作為護士全面了解手術過程熟悉各種器械的用途和各種操作方法,才能提高配合質量,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手術并發(fā)癥。
    一.病例介紹
    患者男,22歲,鐵路局民工,于入院前2小時,在鐵路上干活時被行走的火車撞擊飛起的枕木砸傷左腿,未做包扎,急來我院就診。入院后患者面色蒼白,四肢冰涼,成急性失血性疼痛面容。左下肢活動異常,成屈曲外翻成角畸形。左膝關節(jié)內側約有5cm大小的開放性傷口。小腿下段側約有5cm大小的傷口兩處,有活動性出血,整個小腿活動異常。
    查T37.2℃,P110次/分,R24次/分,BP80/50mmHg。X線提示:左股骨、股骨內髁,脛腓骨粉碎性骨折。
    二.手術配合
    1.巡回手術配合
    (1)麻醉準備:該病人操作部位多,伴失血性休克,手術時間肯定較長,應按全麻準備。病人入手術室后,監(jiān)測心率、血壓、呼吸、血氧等,抽血做血型鑒定及交叉配血。立即用套管針建立三條通暢的外周靜脈通路。配合醫(yī)生進行麻醉誘導氣管插管。麻醉效果滿意后將患者移至骨科手術床上。
    (2)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該病例屬多發(fā)性開放性骨折,常需先行清創(chuàng)處理,加之病人肢體功能異常,出血多,容易分散搶救人員的注意力,而忽視了病情的觀察。我們的經驗是病人入手術室后,應立即檢查各種化驗結果,判定各種器官的功能情況,估計失血量,及時備血、輸血,術中嚴密心電監(jiān)護。
    (3)脂肪栓塞綜合癥:脂肪栓塞綜合癥通常發(fā)生在嚴重損傷,特別是脂肪含量豐富的長管狀骨骨折。臨床表現以意識障礙,瘀斑和進行性低氧血癥及呼吸窘迫綜合癥為特征。雖然該病例沒有這種并發(fā)癥發(fā)生,但我們曾經在股骨干骨折中發(fā)生過,本病一旦發(fā)生,非常嚴重,且無特效治療方法,如能早期發(fā)現,早期處理得當,可以降低死亡率。因此手術過程中巡回護士須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如發(fā)現皮膚瘀斑,進行性血氧分壓降低,應立即報告。
    (4)防止感染:感染是手術失敗的主要原因,徹底清創(chuàng)則是預防手術感染的關鍵步驟。開放性骨折因傷口污染嚴重,失血較多,局部和全身抵抗力差容易感染。該患者術后無發(fā)生感染,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1患者進入手術室,護士建立靜脈通道后,立即靜脈輸入抗生素,,使整個手術過程中患者體內抗生素的濃度始終維持在一定的水平。2徹底清創(chuàng)。對開放性骨折,除常規(guī)以潔爾滅,,雙氧水浸泡傷口外,還用10%艾利克沖洗一遍傷口,以降低傷口內的細菌數量。3去除其它誘發(fā)感染的因素,各種器械均應符合無菌要求,并無污染。手術過程中由于復位時的反復牽拉,容易造成無菌單脫落,暴露污染手術床,如有脫落應立即更換。
    2.手術過程中器械護士的配合
    (1)器械準備:除骨科基本器械外,接到手術通知單后,根據X線片準備器械,包括電鉆、8孔加壓鋼板,皮質骨螺釘數個,螺栓2~3個及配套扳手,絲攻,多功能單側外固定架及配套器械,由于器械較多,為避免因反復尋找器械而浪費時間和精力,應鋪兩個無菌臺,將后用器械及不常用器械單獨放置,并用無菌巾覆蓋。
    (2)手術步驟及配合要點:取股骨前外側切口,切開皮下組織后,立即給電刀止血,見股骨粉碎約4cm、2 cm的兩塊碎骨片,將皮質骨螺釘及配套的螺絲刀依次遞給術者。碎骨片固定后,將股骨復位后即將復位鉗兩把分別遞給術者,然后用鋼板固定,電鉆頭應提前裝好,并調節(jié)好轉速。固定后沖洗切口應用溫生理鹽水,以免因寒冷刺激而加重休克。將膝關節(jié)內側傷口延長后,行內髁復位后以螺栓固定。脛腓骨粉碎嚴重,碎骨片仍需螺釘固定后再上外固定架。外固定架配套器械較多,應根據手術步驟,準確、迅速地將各器械傳遞給術者。
    三、體會
    為了使器械準備全面,器械護士除參閱X線片外,還可簡單向手術醫(yī)生詢問手術方式。該手術時間長,步驟多,使用器械較多。電刀、電鉆的應用要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外固定架的操作方法應熟練掌握。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手術護士須密切注意手術的每一個步驟,以確保傳遞器械的及時、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