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否可以通過父嬰傳播

字號:

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又叫垂直傳播,是指孕婦患有乙肝或攜帶乙肝病毒,乙肝病毒通過胎盤、羊水及陰道等分泌物傳給胎兒及新生兒,使胎兒及新生兒染毒而致病。專家們研究發(fā)現(xiàn),在患有乙型肝炎的男性精子中可檢出乙肝病毒DNA,該病毒存在于精子頭部細胞漿中,受精時進入卵細胞,盡管母親無乙肝,但這種受精卵在形成胚胎的過程中,乙肝病毒也在不斷地增殖,其所形成的子代就會成為乙肝患者或病毒攜帶者。這種乙肝病毒的傳播方式就叫父嬰傳播。
    無論是母嬰傳播還是父嬰傳播,最終的結(jié)果均為導(dǎo)致胎兒及新生兒罹患乙肝或成為病毒攜帶者。父嬰傳播的胎兒除可發(fā)育成為乙肝患嬰或帶毒嬰兒外,還可影響胎兒正常的生長發(fā)育,引起低體重兒、先天性疾病或畸形、流產(chǎn)、死胎等。
    預(yù)防父嬰傳播的的辦法,是在婚前進行乙肝檢查。無論男女任何一方患有乙肝,都應(yīng)進行積極的治療,待病情穩(wěn)定或治愈無傳染性時,方可結(jié)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