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技指導PETS:如何做好細節(jié)性的題目2

字號:

如何做判斷是非的題目
    是非題也稱之為正誤判斷題,因為問的是選項中對文章中的事實的轉述是否真實,提法是否正確,文章或作者是否提及。例如: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not explain _______ ?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true except ________.
    可見這些問題的四個選項要么是“一正三誤”,即一項是對的,是符合文章事實的,其余三項均是錯的;要么是“一誤三正”,即一項是錯的,是不合原文事實的,其余三項均是正確的。
    解答這類問題,頭腦應當清楚:問題是要求把正確的選項圈出,還是要求把錯誤的選項圈出。有的考生不看清問題,就去選擇選項,想當然地把正確的,符合文章事實的一項圈出,而問題明明問的是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mentioned),結果誤選。
    是非題的四個選項有三種情況:
    1.四個選項中的信息集中在一、二個句子里。這種是非題比較容易做。只要找到相關句,細細讀一下就不難選定正確答案。
    2.四個選項中的信息集中在一段里。這樣查讀的范圍要大一些,但還是比較容易的。驗證一個,排除一個,答案就出來了。
    3.四個選項中的信息分散在全文。這種是非題就比較難做,因為要化較多的時間去找各個相關句,一一去查證。一般說來,應首先把四個選項都看一遍,根據(jù)第一遍讀的印象和基本常識,盡可能先排除掉一、二個,以減少查的選項。實在排除不了,需要到文章中去一一查證的,次序也應從易到難,即從印象最深的,相關句最易找的,最容易證實的那個選項開始查。
    由于時間關系,要到全文中去一一查證四個選項,效率太低。因此我們還可以首先對所有選項作一分析,根據(jù)常理,根據(jù)自己的知識結構,看看哪一選項最有可能是答案。如問哪一個true,就把四個中最可能正確的一項挑出來首先去查證;如問哪一個NOT true,就把四個中最可能是錯誤的一項挑出來首先去查證。用這一方法,最多查證兩項,答案就會出來。
    如何做釋義性的題目
    所謂釋義性的題目,就是要求對文章中闡述的事物進行準確的解釋。問題往往問該事物的特征、優(yōu)點、功能、作用等,如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is _________.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living in the countryside is _________.
    這類問題在閱讀理解的題目中占較大的比例。因為,閱讀理解的文章大多是說明文體裁。說明文就是對事物解釋,定義。文章用較大的篇幅來解釋,答案項要么是對這些解釋的另一說法,要么是對這些解釋的歸納。
    這類問題雖屬細節(jié)題,但不容易做。有兩點要注意。
    1.注意解釋的準確性
    干擾項往往在對文章事物的解釋中,夾帶“私貨:,加進一些詞,夸大了原文的意義,作了不合事實的引伸。
    這就告訴我們,在辨別信息時,對一些對原文解釋、歸納的選項,要注意其釋義的準確性。特別要當心在解釋時加進一些修飾詞,如mainly,chiefly,whenever,Only等,使原文的意思發(fā)生細微的變化。因此有這些詞的選項,多半是錯誤的。
    2.注意歸納的準確性
    問的是事物的主要特點、特征、功能,干擾項卻把次要的、細節(jié)性的東西,具體事實混進選項。
    這告訴我們,在做釋義題,辨別選項時,要注意區(qū)分細節(jié)和結論,事實和觀點。問歸納性的結論,觀點時不要把具體的細節(jié),事實套上去。
    如何做原因性的題目
    由于閱讀理解的文章絕大多數(shù)是屬于說明文體裁,而說明文的主要功能是對事物、現(xiàn)象的解釋和闡述。因此許多題目都涉及到分析和辨別事物的原因或成因。例如: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ailure of the organization to achieve the success is that _____.
    Mouthwashes are not effective cure for bad breath mainly because _______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as one of the causes for the earthquake ______.
    在做尋找事物原因的題目時,有幾點要特別注意。
    1.問的是主要原因或真正原因,而命題人員總把一些次要的,非直接的,非根本的原因放進選項。由于這些次要的原因也是文章中提到的,因此考生如不仔細,往往會把次要原因當作答案。
    這就告訴我們,做這類題目,首先要注意問題中的the main/chief/real cause (reason,factor) 這些詞,提醒自己,問題問的是主要原因。然后分析事物的諸多的原因,理出最主要的,直接的,根本的原因。
    2.問的是事物的原因,但出現(xiàn)在選項里的還有事物的后果、影響。由子這些后果、影響和原因一樣,都是指一件事,且都出現(xiàn)在同一相關段,或相關句中,稍不留心,就會搞錯。
    這就告訴我們,做尋找原因的題目時,對文章所說的事物的原因、結果、影響,應理清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不要錯把結果當原因。
    如何做猜測例證用意的題目
    閱讀理解文章基本上是說明文,議論文。而這類體裁的文章少不了用例子,事實來說明觀點。因此我們往往會碰到要求猜測文章舉例的目的——這些例子要說明什么觀點——的題目。如:
    The example of … is given to show/illustrate that.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author’s example of ?
    The experiment/study suggests/shows that.
    解答這類問題,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例證所在的段落主題句
    如果例證所在段有概括段落思想的主題句,就首先讀這個主題句,看它的意思和問題下四個選擇項哪項意思一致。一致的那個就是答案,不要去讀具體例證了。因為舉例的目的是為了說明觀點,而段落中的例子大多是說明段落主題思想的。
    2.注意例證上下文的作者觀點
    如果例證所在段沒有主題旬或例證本身就是一段,就要看例證上面一段、下面一段有否相關的歸納性的作者觀點。如果這個作者觀點和問題中的某一個選擇項意思一致,那就是答案,也不要去讀具體例證。
    3.注意全文中心思想
    有時例證所在段沒有主題旬,上下文周圍也沒有明顯的作者觀點,那就要去讀文章中心思想句,看它與例證有什么關系,和問題下面的選擇項哪一個意思一致。一致的那個就是答案,也可省去讀具體例證。因為文章中的例證不是直接就是間接地說明和支持全文中心思想的。
    4.對例證本身進行推測
    如果段落主題句看不出,全文中心思想句也看不出,周圍也沒有明顯的作者觀點說明,那只能細讀具體例證,對例證本身進行推測。
    如何做問一個生僻的單詞詞義的題目
    在做閱讀理解題目時,我們經(jīng)常碰到這樣的問題:In line 3,the word“ ”most probably mean. By“ ”(Line 3),the author means .
    這種問題與其是考你的詞匯量大小,還不如說考你是否具有利用上下文判斷單詞意思的能力。閱讀理解部分的詞匯題目與詞匯部分的題目,考的目的是不同的。后者考的詞,基本上都是考綱里的,考的目的是看你掌握沒有。而前者考的詞,基本上是超綱的,生疏的。但是其意義是從文章中能推導出來的。因為如考你的單詞是超出考試大綱的,也就是說考出要求考生掌握的,而上下文中又沒有線索的,其意義是推理不出的,這樣的生僻詞是不會考的,是命題不容許的(托??荚嚵懋攧e論)。因此,如閱讀理解中考你某一超綱詞、生僻詞,上下文中肯定有暗示這個詞的詞義的線索。做這類題,就是要根據(jù)上下文,抓住線索來推斷詞義?! ∠旅娼榻B幾種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