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消化性潰瘍
一、A型題:在每小題給出的A、B、C、D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359.關于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流行病學,下列哪項敘述是錯誤的?
A.感染幽門螺桿菌后大部分人發(fā)生消化性潰瘍
B.胃潰瘍患者幽門螺桿菌檢出率約為70%~80%
C.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幽門螺桿菌檢出率約為90%
D.幽門螺桿菌陰性的消化性潰瘍患者常有服用非甾體藥物的病史
360.NSAID導致消化性潰瘍的主要機制是
A.NSAID的細胞毒作用損害胃粘膜屏障
B.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
C.抑制環(huán)氧合酶
D.抑制表皮生長因子的作用
361.導致消化性潰瘍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胃十二指腸粘膜屏障消弱
B.胃酸分泌增多
C.胃蛋白酶分泌增多
D.幽門螺桿菌感染
362.胃內(nèi)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消化性潰瘍的機制主要是
A.G細胞分泌胃泌素減少
B.D細胞分泌生長抑素減少
C.D細胞分泌抑胃肽減少
D.直接導致胃酸分泌增加
363.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癥狀是
A.惡心嘔吐
B.反酸噯氣
C.上腹痛
D.厭食、消瘦
364.節(jié)律性饑餓痛常見于
A.胃潰瘍
B.十二指腸潰瘍
C.復合性潰瘍
D.腸易激綜合征
365.不符合十二指腸潰瘍疼痛特點的敘述是
A.節(jié)律性上腹痛
B.周期性疼痛
C.疼痛多在餐后1小時
D.部分患者有午夜痛
366.關于無癥狀性潰瘍的特點,下列哪項不正確?
A.占消化性潰瘍的l5%
B.NSAID引起的潰瘍近半數(shù)無癥狀
C.可以出血為首發(fā)癥狀
D.年輕人多見
367.下列哪項不是巨大潰瘍的臨床特點?
A.直徑>2cm
B.易發(fā)展為慢性穿孔
C.藥物療效差
D.多位于胃前壁
368.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
A.出血
B.急性穿孔
C.慢性穿孔
D.幽門梗阻
369.關于消化性潰瘍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A.胃癌的癌變率約為5%
B.十二指腸潰瘍無惡變
C.胃潰瘍惡變多發(fā)生于潰瘍邊緣
D.大便隱血試驗持續(xù)陽性要警惕癌變
370.消化性潰瘍患者出現(xiàn)脫水、電解質(zhì)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diào)的原因主要是
A.潰瘍出血
B.潰瘍穿孔
C.合并幽門梗阻
D.復合性潰瘍
一、A型題:在每小題給出的A、B、C、D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359.關于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流行病學,下列哪項敘述是錯誤的?
A.感染幽門螺桿菌后大部分人發(fā)生消化性潰瘍
B.胃潰瘍患者幽門螺桿菌檢出率約為70%~80%
C.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幽門螺桿菌檢出率約為90%
D.幽門螺桿菌陰性的消化性潰瘍患者常有服用非甾體藥物的病史
360.NSAID導致消化性潰瘍的主要機制是
A.NSAID的細胞毒作用損害胃粘膜屏障
B.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
C.抑制環(huán)氧合酶
D.抑制表皮生長因子的作用
361.導致消化性潰瘍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胃十二指腸粘膜屏障消弱
B.胃酸分泌增多
C.胃蛋白酶分泌增多
D.幽門螺桿菌感染
362.胃內(nèi)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消化性潰瘍的機制主要是
A.G細胞分泌胃泌素減少
B.D細胞分泌生長抑素減少
C.D細胞分泌抑胃肽減少
D.直接導致胃酸分泌增加
363.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癥狀是
A.惡心嘔吐
B.反酸噯氣
C.上腹痛
D.厭食、消瘦
364.節(jié)律性饑餓痛常見于
A.胃潰瘍
B.十二指腸潰瘍
C.復合性潰瘍
D.腸易激綜合征
365.不符合十二指腸潰瘍疼痛特點的敘述是
A.節(jié)律性上腹痛
B.周期性疼痛
C.疼痛多在餐后1小時
D.部分患者有午夜痛
366.關于無癥狀性潰瘍的特點,下列哪項不正確?
A.占消化性潰瘍的l5%
B.NSAID引起的潰瘍近半數(shù)無癥狀
C.可以出血為首發(fā)癥狀
D.年輕人多見
367.下列哪項不是巨大潰瘍的臨床特點?
A.直徑>2cm
B.易發(fā)展為慢性穿孔
C.藥物療效差
D.多位于胃前壁
368.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
A.出血
B.急性穿孔
C.慢性穿孔
D.幽門梗阻
369.關于消化性潰瘍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A.胃癌的癌變率約為5%
B.十二指腸潰瘍無惡變
C.胃潰瘍惡變多發(fā)生于潰瘍邊緣
D.大便隱血試驗持續(xù)陽性要警惕癌變
370.消化性潰瘍患者出現(xiàn)脫水、電解質(zhì)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diào)的原因主要是
A.潰瘍出血
B.潰瘍穿孔
C.合并幽門梗阻
D.復合性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