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初次獻血者的心理及護理

字號:

「關(guān)鍵詞」初次無償獻血者;心理分析;心理護理[摘要]初次無償獻血者雖然熱情很高,但由于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再加上知識缺乏,大多數(shù)獻血者在獻血時有緊張、疑慮、害怕等心理因素,筆者通過150例街頭初次無償獻血者的統(tǒng)計,進行了分析和護理,在實際工作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關(guān)鍵詞]初次無償獻血者;心理分析;心理護理自我站開展街頭無償獻血活動以來,人們踴躍參加,其中初次參加獻血人員達到了85%,雖然他們對無償獻血有很高的熱情,但在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下,對獻血有很多顧慮,存在很多心理問題,對此,醫(yī)護人員要通過轉(zhuǎn)變觀念,變被動服務(wù)為主動服務(wù),用自己的言行舉止,減輕或消除其不適的心理因素,對表現(xiàn)出緊張和輕微不適的獻血者,主動與之交談,用比較法、脫敏法、分散注意法等心理護理方法[1],使其身心達到的心理狀態(tài),順利完成采血過程。我們對2006年6~8月的150例街頭初次無償獻血者進行了心理分析和心理護理,現(xiàn)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調(diào)查對象系筆者在順義地區(qū)2006年6~8月期間統(tǒng)計初次無償獻血者150例,男79例,女71例;年齡18~49歲;學歷初中至本科。68例為本地人,82例為外地人。
    1.2150例街頭初次無償獻血者的心理狀況見表1.表1150例街頭初次無償獻血者的心理狀況1.2.1緊張初次參考試,大網(wǎng)站加獻血者,無論年齡、學歷、職業(yè),都對獻血活動充滿了熱情,既激動又緊張,表現(xiàn)在對醫(yī)護人員不停地詢問,對化驗及身體檢查非常關(guān)注,在抽血時不敢看針頭等。
    1.2.2疑慮初次參加獻血者,對獻血本身表示疑慮,不斷地詢問采血單位是否正規(guī),采血用品是否是一次性的,是否會傳染疾病,獻血對身體是否有害,對其提供的個人信息是否給予保密等。
    1.2.3知識缺乏對150例獻血者進行的調(diào)查表明,100%的獻血者對獻血知識缺乏全面了解,如《獻血法》的實施,獻血前后的注意事項、獻血對身體的影響等。
    1.2.4害怕由于獻血者多數(shù)為青年人,平時很少打針,對疼痛比較敏感,對采血過程有不同程度的害怕,表現(xiàn)在害怕看針頭,害怕穿刺不成功。
    2討論通過上述數(shù)字及分析表明,初次獻血者由于以前未經(jīng)歷過獻血的歷程,許多獻血者都存在著心理問題,做好獻血前、中、后的心理護理,是使其提高認識和做好準備工作的關(guān)鍵。在實際工作中,針對上述獻血者的心理問題,我們醫(yī)護人員對他們進行了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2.1獻血前的心理護理缺乏獻血知識和對血站工作不了解是導致初次無償獻血者恐懼和精神緊張的主要原因,作為血站的工作人員,首先,要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外表整潔大方,采血車干凈衛(wèi)生,血站標志明顯,讓獻血者首先有一個安全感,醫(yī)務(wù)人員對每位咨詢者,不論獻血與否都要和藹可親,態(tài)度誠懇,耐心解答每一個問題,利用各種形式積極宣傳獻血知識,宣傳《獻血法》、獻血優(yōu)惠政策,使他們對獻血有一個科學的認識,了解一個人每年獻2次血對身體沒有任何害處,每次獻血200~400ml,只占身體血液總量的5%~10%,而且人體肝脾會很快釋放血液到外周血液中,對健康無影響。并告知采血前的注意事項,不要飲酒,不要過度疲勞,不要空腹采血,對采血過程感到害怕的,可以讓采完血的獻血者獻身說法。消除思想顧慮,解除恐懼心理??傊I血前的心理護理和宣傳非常重要,它是獻血過程能否順利完成的關(guān)鍵,所以,作為血站的護理人員,要時刻把獻血者放在第一位,想他們所想,搭好獻血者與患者的一座橋梁。
    2.2采血時的心理護理街頭初次無償獻血者90%為年輕人,平時很少打針,對疼痛比較敏感,許多人對采血針頭感到害怕,對護士的穿刺技術(shù)比較擔心,害怕多扎幾針,對此,護理人員要勤學苦練,努力提高采血技術(shù),減少因自身技術(shù)不足而給獻血者帶來的不適。在采血過程中,動作要輕柔,操作要規(guī)范,語言要親切,對獻血者提出的問題要耐心解答。獻血者因緊張而引起血流不暢時,我們要與其親切交談,分散其注意力,還要給予的鼓勵和支持。
    2.3獻血后的心理及心理護理當看著自己的血液即將去挽救別人的生命時,所有的獻血志愿者都有一種高興又興奮的感覺。這時,我們醫(yī)務(wù)人員要及時鼓勵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關(guān)懷和照顧,如給他們一些飲料和小點心,幫助他們穿好衣服,耐心告訴獻血后的注意事項并對他們的奉獻精神表示感謝,讓我們的工作得到他們的肯定,讓更多的人支持我們的工作,加入到固定的無償獻血隊伍中來。
    2.4獻血不良反應的心理護理引起獻血不良反應的原因有精神緊張、空腹獻血、環(huán)境因素、過度疲勞、睡眠不佳或身體不適、暈針暈血、不良語言刺激、疼痛和漏檢[2],但一般來說,都并非是器質(zhì)性病變,而是精神高度緊張和各種因素引起的血管迷走神經(jīng)癥狀,一般不需特殊護理。但醫(yī)護人員要在采血過程中密切觀察和護理,如有面色蒼白、出冷汗、惡心、嘔吐及眩暈者,要立即停止采血,轉(zhuǎn)移獻血者到空氣新鮮的場所平臥休息,并給予冷飲料口服。在整個過程中,醫(yī)護人員要讓獻血者放心,并給予解釋,說明這種反應是常見的,并非他們的身體問題,同時,還要對旁邊的獻血者進行安撫,消除恐懼心理。
    綜上所述,對街頭初次獻血者正確的心理分析和護理,是街頭無償獻血活動順利進行的很重要一部分,工作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事業(yè)心,運用所學的醫(yī)學知識、護理學知識和心理知識,服務(wù)獻血者,為推動我國的無償獻血活動而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