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井嶼位于馬公島西南方,是澎湖列島的第七大島,東西突起,橫狀節(jié)理的玄武巖排列于險峻的海崖邊,氣勢相當雄偉。退潮之際,俯瞰海景,水淺靜而澄澈,即為澎湖八景之一的“虎井澄淵”。
據聞澄淵下有沉城,每逢天清水澈、波平浪靜之時,蕩舟至虎井嶼東南近岸的海面上,俯視海底,隱隱可見一紅色小城,周圍約30多米,恒墻猶存,雉堞可數,雖影影綽綽,時隱時現,但確有其事,曾有漁人潛入水底取出紅磚以證實。至于沉城的來歷,眾說紛紜,一說是早年荷蘭人占據湖澎時,曾在風柜半島筑紅磚炮樓,后明宮潛近炮樓用炸藥將其炸沉,傾入海底;又一說是一艘運磚船沉沒于此;再一說是元代就有紅磚城,因地震海嘯而陷落海底。至今沉城之謎仍未解開,吸引了眾多游人來此探秘。
據聞澄淵下有沉城,每逢天清水澈、波平浪靜之時,蕩舟至虎井嶼東南近岸的海面上,俯視海底,隱隱可見一紅色小城,周圍約30多米,恒墻猶存,雉堞可數,雖影影綽綽,時隱時現,但確有其事,曾有漁人潛入水底取出紅磚以證實。至于沉城的來歷,眾說紛紜,一說是早年荷蘭人占據湖澎時,曾在風柜半島筑紅磚炮樓,后明宮潛近炮樓用炸藥將其炸沉,傾入海底;又一說是一艘運磚船沉沒于此;再一說是元代就有紅磚城,因地震海嘯而陷落海底。至今沉城之謎仍未解開,吸引了眾多游人來此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