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地處中國內陸腹地,北與內蒙、寧夏接壤,西與甘肅相連,南與四川、重慶、湖北相通,東與山西、河南毗鄰。是中國大西北的門戶,是連接中國東、中部地區(qū)和西南、西北的交通樞紐。古有“絲綢之路”通向西亞、中亞各國,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
陜西東西較窄而南北較長,全省南北長1000公里,東西寬360公里,從北至南分為陜北高原、關中平原、秦巴山區(qū)三個自然區(qū)??偼恋孛娣e20.58萬平方公里。
陜西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主要發(fā)祥地。在洛南境內發(fā)現(xiàn)了160萬年前的猿人遺址,還發(fā)現(xiàn)了距今115萬年完整的蘭田猿人頭顱骨化石、距今18 -20萬年的大荔智人化石和距今4-5萬年的河套人遺址。陜西境內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非常豐富。舉世公認的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黃帝的族居地和陵寢都在陜西,黃帝陵成為中華民族敬仰的圣地。從公元前11世紀開始,先后有西 周、秦國、秦王朝、西漢、新 莽、東漢(末年)、西晉(末年)、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大 夏、北周、隋、唐等15個王朝和國家在此建都,為陜西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有氣勢恢宏的帝王陵墓,有規(guī)模宏大的古城垣和宮殿遺址,有保存完整的古建 筑,有香火旺盛的名剎古寺。這悠久歷史賦予陜西掘之不盡、觀之不勝的文化遺產,形成了天然歷史博物館。陜西又是中國革命的搖籃?!?BR> 陜西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多名山大川。巍峨的秦嶺山脈橫亙陜西中部,滾滾黃河縱穿秦晉峽谷,造就了華山、驪山、太白 山、天臺山和黃河壺口等的風景名勝區(qū)。陜北的黃土高原溝壑縱橫、雄偉壯觀,陜南的嵐山毓色可與江南媲美。陜西是中國文物特大省,文物景點達3575多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9處,省級307處,收藏各種文物200萬件以上,其中文物123組件。陜西古遺址、古建筑、古陵墓、碑碣石刻及文物數(shù)量之多,居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之首。陜西現(xiàn)有歷史文化名城6座,省級8座。世界文化遺產1處:西安的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風景名勝區(qū)3處:西安的華山;西安臨潼驪山;保雞天臺山。省級風景名勝區(qū)29處,森林公園11處,省級37處。自然保護區(qū)和保護點5個,省級1個。改革開放以來,陜西將旅游業(yè)作為支柱產業(yè)來抓,目前已形成了獨立的產業(yè)體系和經營規(guī)模。2000年全省有旅游涉外飯店120家,旅行社232家,全省直接和間接旅游從業(yè)人員達到48萬人。目前全省開發(fā)旅游資源100多處,初步形成了以西安為中心向東西南北輻射的四條旅游熱點線路,點線結合形成了不同文化內涵,不同產品風格的十大旅游區(qū),在全國旅游業(yè)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陜西東西較窄而南北較長,全省南北長1000公里,東西寬360公里,從北至南分為陜北高原、關中平原、秦巴山區(qū)三個自然區(qū)??偼恋孛娣e20.58萬平方公里。
陜西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主要發(fā)祥地。在洛南境內發(fā)現(xiàn)了160萬年前的猿人遺址,還發(fā)現(xiàn)了距今115萬年完整的蘭田猿人頭顱骨化石、距今18 -20萬年的大荔智人化石和距今4-5萬年的河套人遺址。陜西境內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非常豐富。舉世公認的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黃帝的族居地和陵寢都在陜西,黃帝陵成為中華民族敬仰的圣地。從公元前11世紀開始,先后有西 周、秦國、秦王朝、西漢、新 莽、東漢(末年)、西晉(末年)、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大 夏、北周、隋、唐等15個王朝和國家在此建都,為陜西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有氣勢恢宏的帝王陵墓,有規(guī)模宏大的古城垣和宮殿遺址,有保存完整的古建 筑,有香火旺盛的名剎古寺。這悠久歷史賦予陜西掘之不盡、觀之不勝的文化遺產,形成了天然歷史博物館。陜西又是中國革命的搖籃?!?BR> 陜西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多名山大川。巍峨的秦嶺山脈橫亙陜西中部,滾滾黃河縱穿秦晉峽谷,造就了華山、驪山、太白 山、天臺山和黃河壺口等的風景名勝區(qū)。陜北的黃土高原溝壑縱橫、雄偉壯觀,陜南的嵐山毓色可與江南媲美。陜西是中國文物特大省,文物景點達3575多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9處,省級307處,收藏各種文物200萬件以上,其中文物123組件。陜西古遺址、古建筑、古陵墓、碑碣石刻及文物數(shù)量之多,居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之首。陜西現(xiàn)有歷史文化名城6座,省級8座。世界文化遺產1處:西安的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風景名勝區(qū)3處:西安的華山;西安臨潼驪山;保雞天臺山。省級風景名勝區(qū)29處,森林公園11處,省級37處。自然保護區(qū)和保護點5個,省級1個。改革開放以來,陜西將旅游業(yè)作為支柱產業(yè)來抓,目前已形成了獨立的產業(yè)體系和經營規(guī)模。2000年全省有旅游涉外飯店120家,旅行社232家,全省直接和間接旅游從業(yè)人員達到48萬人。目前全省開發(fā)旅游資源100多處,初步形成了以西安為中心向東西南北輻射的四條旅游熱點線路,點線結合形成了不同文化內涵,不同產品風格的十大旅游區(qū),在全國旅游業(yè)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