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法理學(一)試題1

字號:

全國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法理學(一)試題
    課程代碼:00211
    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
    1.經(jīng)濟基礎決定法意味著(?。?。
    A.經(jīng)濟的要求即是法律
    B.法律沒有自己的歷史
    C.法沒有相對獨立性
    D.法從經(jīng)濟關系中自動產(chǎn)生
    2.認為法即人類理性的法學流派是(?。?BR>    A.神學法學
    B.自然法學
    C.社會法學
    D.分析法學
    3.法和國家的一般關系是(?。?BR>    A.法高于國家,是國家的基礎
    B.國家權力大于法,是法的根據(jù)
    C.二者互相依賴,互相支持
    D.二者相互獨立,互不依附
    4.首先提出“法治應當優(yōu)于一人之治”的是( )。
    A.馬克思
    B.孟德斯鳩
    C.亞里士多德
    D.韓非子
    5.法律規(guī)則的兩個構成部分是行為模式和(?。?。
    A.行為許可
    B.法律制裁
    C.法律后果
    D.法律責任
    6.認為法與正義沒有關聯(lián)的法學流派是(?。?。
    A.自然法學
    B.功利主義法學
    C.分析法學
    D.儒學
    7.終決定法的因素是(?。?。
    A.國家權力
    B.物質(zhì)生活條件
    C.人類理性
    D.文化傳統(tǒng)
    8.法治的一般原則從總體上可以概括為(?。?BR>    A.平等原則和自由原則
    B.實體原則和形式原則
    C.民主原則和程序原則
    D.秩序原則和正義原則
    9.“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說明了( )。
    A.法的階級性
    B.法的不確定性
    C.法的局限性
    D.法的繼承性
    10.關于民主與法制之間關系的正確表述是(?。?。
    A.民主是法制的物質(zhì)和制度基礎
    B.民主必須法律化才能健康發(fā)展
    C.司法獨立與民主可能有一定沖突
    D.健全法制是發(fā)揚民主的終目標
    11.屬于民法法系的國家是(?。?BR>    A.英國
    B.美國
    C.法國
    D.印度
    12.資本主義法制在壟斷時期的重要變化之一是(?。?BR>    A.法的社會化
    B.法的自由化
    C.法的西方化
    D.法的本土化
    13.關于人權的正確表述是(?。?。
    A.人權是道德權利和法律權利的結合
    B.道德權利必須逐步轉(zhuǎn)化為法律權利
    C.法律權利與道德權利之間沒有沖突
    D.沒有法律保障的人權是不存在的
    14.以下幾種說法中,不屬于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特點的是(?。?BR>    A.重視道德教化的作用
    B.重視調(diào)解的作用
    C.重視權利觀念
    D.重視制定法
    15.按照是否允許主體自行選擇行為方式,法律規(guī)則可劃分為(?。?BR>    A.調(diào)控性規(guī)則和構成性規(guī)則
    B.強行性規(guī)則和任意性規(guī)則
    C.確定性規(guī)則和不確定性規(guī)則
    D.義務性規(guī)則和禁止性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