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法理學(一)試題2

字號:

16.由于社會情勢的變化而對原有的法律規(guī)范作出變更的活動稱為(?。?。
    A.法的創(chuàng)制
    B.法的認可
    C.法的修改
    D.法的廢除
    17.我國法學上通常所說的法的淵源是指法的(?。?。
    A.歷史淵源
    B.理論淵源
    C.政治淵源
    D.效力淵源
    18.調(diào)整平等主體之間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的部門法是(?。?。
    A.刑法
    B.民法
    C.經(jīng)濟法
    D.商法
    19.與“主義務和從義務”相對應的范疇是( )。
    A.對世權和對人權
    B.原權利和救濟權
    C.專屬權和可移轉權
    D.公權利和私權利
    20.法律義務表現(xiàn)為法律關系主體( )。
    A.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為
    B.必須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為
    C.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作為
    D.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為
    21.法律關系的參加者能以自己的行為享有權利并承擔義務的資格稱為(?。?BR>    A.法律關系的內(nèi)容
    B.法律事實
    C.權利能力
    D.行為能力
    22.私權利包括(?。?BR>    A.選舉權
    B.行政權
    C.立法權
    D.人身權
    23.我國現(xiàn)行立法體制是(?。?。
    A.兩級立法體制
    B.聯(lián)邦立法體制
    C.制衡的立法體制
    D.一元多層次立法體制
    24.以承擔法律責任的程度為標準,法律責任可以分為(?。?BR>    A.個人責任與集體責任
    B.財產(chǎn)責任與非財產(chǎn)責任
    C.有限責任與無限責任
    D.過錯責任與無過錯責任
    25.違憲制裁的方式包括(?。?BR>    A.撤銷或改變
    B.撤職或降級
    C.記過和開除
    D.罰款和罷免
    26.國家賠償?shù)姆秶ǎā。?BR>    A.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
    B.刑事賠償和民事賠償
    C.民事賠償和行政賠償
    D.刑事賠償、行政賠償和民事賠償
    27.違法行為的構成一般必須有行為人主觀上的(?。?。
    A.故意
    B.過失
    C.故意或過失
    D.故意和過失
    28.按照我國現(xiàn)行法的規(guī)定,凡法律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作補充規(guī)定的(?。?。
    A.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解釋
    B.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
    C.由人民法院解釋
    D.由人民檢察院解釋
    29.我國法律適用過程中較少使用歸納推理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國缺少法律推理的傳統(tǒng)
    B.中國法制較為落后
    C.中國不采用判例法制度
    D.中國的歸納推理未得到法律的認可
    30.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夫妻雙方有互相扶助的義務”。這一規(guī)定所包含的義務屬于(?。?。
    A.對世義務
    B.專屬義務
    C.救濟義務
    D.公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