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視商學院:用投資的心態(tài)去看

字號:

您和商學院是平等的
    由于信息不對稱和以往的思維習慣,在很多中國申請人看來,是高高在的,也是非常神秘,讓人充滿了向往。于是,大多數(shù)申請人擔心的是如何被錄取,都在忙碌地找資料,改Essay,揣摩學校的偏好,并投其所好。再加上無數(shù)的“申請專家”把MBA申請說得非常艱難,并利用申請人的擔心和對的向往來大牟其利,使得大多數(shù)中國申請人對這些是無比仰視的心態(tài)。
    然而,而很少申請人能夠靜下心想一想,我們對待申請的這種心態(tài)是否正確?照理說,申請人是花錢的人,是投資人,是花100多萬的大價錢來買一個教育服務,為什么會仰視服務提供商呢?設想,假如不是申請MBA,而是花同樣100多萬去買一套房子,您是什么樣的心態(tài)? 您會非常擔心某個開發(fā)商不賣房子給您嗎?您會去揣摩開發(fā)商喜歡什么樣的顧客嗎?您會花錢請一個從來都沒有買過100多萬房子的“購房專家”來幫忙嗎?(好像根本沒有這個行當)。
     絕大多數(shù)的購房人的心態(tài)都不是這樣的。他們會關心這個開發(fā)商賣的房子地段如何,房屋質量如何,物業(yè)管理如何,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不管是居住還是投資),而且一定會貨比三家,即使在搶購的情況下,大部分人也會保持理智,不會把的擔心放在開發(fā)商是否會賣房子給自己這一點上。而且,大多數(shù)人還有不買房子的替代方案,而不是一門心思要買某個開發(fā)商的房子。所以,在花100多萬買房子這件事上,從心態(tài)上,我們和開發(fā)商至少是平等的,而且在很多情況下,是開發(fā)商求我們買房子,而不是我們求開發(fā)商賣房子給我們。
     那么,同樣是花100多萬,而且,MBA比買房子還有2年的機會成本,為什么我們的心態(tài)會不一樣呢。其實,很多中國申請人的思維定勢造成的。中國大學錄取的模式,按每個學生按分數(shù)從高到低,學校提檔掌握主動權,因此,在申請MBA時,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其實是在花一大筆錢購買一個高檔的教育服務。這些頭上的光環(huán)迷惑了我們的眼睛,誘人的前景讓我們用敬仰代替理智,所以考慮更多是能否被錄取,而沒有認真想想為什么要花掉這么多錢,更何況大部分人恐怕還要借一大筆錢。其實,作為申請人,您和這些是完全平等的,您不過是花錢給自己購買一個高檔教育服務,而他們則是您的服務供應商。
     就像選房子一樣,您關心的應該是現(xiàn)在買這樣一個奢侈品是否合適,現(xiàn)在是否有迫切的需要,如果有,哪些學校是最能夠幫助我的。而您求學的需求,一定是來自于對現(xiàn)狀的不滿或未來的目標,就像您想花100多萬買房子是對現(xiàn)在的居住或投資不滿意一樣,希望有所改變。
    因此,MBA能給您帶來所期望的改變。而之所以要改變,是由于您的目標和現(xiàn)狀之間的差距導致的,正如您覺得現(xiàn)在居住的地方太小或太偏,希望住得大一點,靠市中心近一點,而花100多萬買房就成為手段之一了。而是否把錢砸下去,要看有沒有更好的選擇,只有在您通盤考慮清楚后,才會把這100多萬投進去。
     讀MBA也是一樣,目前的發(fā)展軌跡對實現(xiàn)您的目標可能不是最有利的,MBA是改變的手段之一,但代價不菲,一定還有其他的方式,那么,在通盤考慮后,如果,只有MBA是目前,最現(xiàn)實的改變方式,投下100多萬和2年的時間,應該還是值得的。所以,作為申請人,您讀MBA這個事情,選擇哪所學校,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就像花同樣的錢買房子一樣。因此,想清楚后,您在寫Why MBA,Why school的時候,應該是非常自然的,而且邏輯非常清楚,能夠讓人信服。
     如果,您還在為寫什么career goal而猶豫不決,或是還在猜您所申請的學校喜歡什么樣的理由或career goal,或者創(chuàng)造一個自己都覺得不太靠譜的理由,那么,您要么是還沒有想清楚,要么就是被誤導了。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以被教育者的身份在求學,而從未想過我們是顧客,是花錢的人,這樣的話,我們絕不會在沒有想清楚的情況下就決定花掉100多萬,而是想清楚為什么要花這么多錢去購買一個教育服務,而且明白為什么這幾家服務提供商是最合適的,然后才決定花錢。
     而這也恰恰是學校非常希望看到的,因為一個卓越的領導是不會盲目投資的。所以,現(xiàn)在就把您的心態(tài)調整過來吧,用足夠的自信,和進行平等的雙向選擇,否則,在很多事情上,不正確的心態(tài)會影響您考慮問題的角度,以及所采取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