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惠濟區(qū)教育理論基礎知識考前押題試卷10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1分,共20分)
    1. “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經(jīng)濟,教育的消費是明顯的消費、潛在的生產(chǎn),是有限的消費、擴大的生產(chǎn),是今日的消費、明日的生產(chǎn)?!边@一認識表明現(xiàn)代教育具有( )的特征。
    A.科學性 B.價值性 C.生產(chǎn)性 D.未來性
    2. 周總理在學生時代,曾立志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的學習動機屬于( )。
    A.近景性內(nèi)部動機 B.近景性外部動機
    C.遠景性內(nèi)部動機 D.遠景性外部動機
    3. 環(huán)境文化和設施文化屬于( )。
    A.學校精神文化 B.學校物質(zhì)文化
    C.學校組織和制度文化 D.學生亞文化
    4. 兒童的發(fā)展是通過( )。
    A.對物體的操作和與人的交往發(fā)展的
    B.聆聽教師講授知識而發(fā)展的
    C.觀察教師的操作過程而發(fā)展的
    D.觀看電視卡通節(jié)目而發(fā)展的
    5. 某幼兒園中班的美術(shù)活動“畫熊貓”,教師制訂的目標之一是讓幼兒掌握畫圓和橢圓的技能。這一目標屬于幼兒園的( )。
    A.中期目標 B.近期目標 C.活動目標 D.遠期目標
    6. 以下關(guān)于活動課程主要屬性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以兒童為中心,依據(jù)兒童當前的興趣和需要來設置課程
    B.打破學科界限,按活動主題來組織學習經(jīng)驗
    C.課程組織心理學化,要求按兒童心理發(fā)展的順序和特點來組織課程
    D.活動課程即是通常所講的課外活動
    7. 基礎型課程注重學生基礎學力的培養(yǎng),即培養(yǎng)學生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需的“三基”為中心的基礎教養(yǎng)?!叭敝傅氖牵?)。
    A.讀、寫、畫 B.讀、畫、算 C.畫、寫、算 D.讀、寫、算
    8. 下述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ZK(?!浇逃摺敖獭钡目腕w不是雙客體,而是一種復合客體
    B.一個完整的教育過程就是教育者“如何教”和“教什么”的過程
    C.教育者作為教育活動中的人的因素,是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體,更確切地說是“教”的主體
    D.受教育者是教育過程中“學”的主體
    9. 遠程教育( )。
    A.通過遠程傳播系統(tǒng)進行學習
    B.通過計算機網(wǎng)絡進行教學
    C.通過無線電廣播進行學習
    D.通過電視傳播系統(tǒng)進行教學
    10. 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漸進,這是因為( )。
    A.學生只有機械記憶的能力
    B.教師的知識、能力是不一樣的
    C.教育活動中要遵循人的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D.教育活動完全受到人的遺傳素質(zhì)的制約
    11. 用于選拔性和競賽性活動的評價屬于( )。
    A.相對評價 B.絕對評價
    C.個體內(nèi)差異評價 D.形成性評價
    12. “寓德育于教學之中,寓德育于活動之中,寓德育于教師榜樣之中,寓德育于學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體現(xiàn)了( )的規(guī)律。
    A.〖ZK(?!降掠^程是培養(yǎng)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
    B.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內(nèi)部矛盾斗爭發(fā)展的過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統(tǒng)一的過程
    C.德育過程是長期的、反復的、逐步提高的過程
    D.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交往、統(tǒng)一多方面的教育影響的過程
    13. 進行學習者分析時,以下選項與所學內(nèi)容有直接關(guān)系的是( )。
    A.學生的生活背景
    B.學生對將要學習內(nèi)容的態(tài)度 
    C.學生的學習動機
    D.學生的年齡
    14. “以僧為師”“以(書)吏為師”是古代( )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
    B.中國
    C.巴比倫
    D.埃及 
    15. 幼兒教師晨間接待幼兒入園工作的重點是( )。
    A.提醒幼兒盡早進入學習狀態(tài) B.與家長交流,溝通情感
    C.檢查孩子的身心狀況 D.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yè)
    16. 重要和良性的學習動力是( )。
    A.學習興趣和教師的期待 B.學習興趣和遠大的理想
    C.教師的期待和遠大的理想 D.教師的期待和家長的期待
    17. ( )是指兒童早期與父母的情感關(guān)系。
    A.廣義的親子關(guān)系 B.狹義的親子關(guān)系
    C.有差別社會性關(guān)系  D.無差別社會性關(guān)系
    18. 下列家庭教育做法中,較為合理的是( )。
    A.在孩子未成年時,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一切為了孩子
    B.盡量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C.當父母親的教育觀念與爺爺奶奶相抵觸時,以父母的觀念為準
    D.即便是民主的家庭,也對孩子有所保留,有時還要適當回避
    19. 教育理論研究要求人們在全面了解已有教育理論的基礎上,預見現(xiàn)實的未來發(fā)展趨勢和走向,這說明教育理論研究具有( )。
    A.多樣性和不確定性 B.繼承性和超前性
    C.概括性和間接性 D.復雜性和抽象性
    20. 教育研究活動的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 )。
    A.教育研究成果的展示 B.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
    C.教育研究成果的評價 D.教育研究成果的概括 
    二、多項選擇題 (每小題1分,共10分)
    1. 一般認為,態(tài)度和品德的形成過程經(jīng)歷了( )三個階段。
    A.強迫 B.依從 C.反抗 D.認同 E.內(nèi)化 
    2. 人際吸引的主要特征表現(xiàn)為( )。
    A.認知協(xié)調(diào) B.認知失衡 C.情感和諧 D.行為對抗 E.行為一致
    3. 下列屬于正式評價的是( )。
    A.觀察 B.談話 C.測驗 D.問卷 E.案卷分析
    4. 新中國成立以后小學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著重開展的工作有( )。
    A.普及小學教育 B.學制改革試驗
    C.教學改革試驗 D.課程改革試驗
    E.教育體制改革試驗
    5. 與學生的學習動機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 )。
    A.態(tài)度 B.性格 C.興趣 D.求知欲 E.責任感
    6. 影響創(chuàng)造性的因素有( )。
    A.環(huán)境 B.人際關(guān)系 C.智力 D.政治體制 E.個性
    7. 學校課程的設置直接受制于( )的規(guī)定。
    A.教育目的 B.培養(yǎng)目標 C.教學目標 D.課程目標 E.政治制度
    8. 體態(tài)語言的作用有( )。
    A.言語的表達作用 B.情緒的渲染作用C.直觀作用
    D.強化作用
    E.指示作用
    9. 每個人的工作佳時間不同,主要存在( )三種變化模式。
    A.先高后低 B.先低后高 C.中間低兩頭高
    D.中間高兩頭低 E.白天高晚上低 
    10. 學生在學校中被開水燙傷,學校應該( )。
    A.先查明原因,后告知家長 B.先查明職責,再救護
    C.先及時救護,后查明職責 D.及時告知家長
    E.先查明原因,再救護 
    三、填空題 (每空1分,共18分) 〖FK)〗
    1.〖ZK(?!脚袛嘁粋€人心理健康狀況應兼顧個體內(nèi)部協(xié)調(diào)與___________兩個方面。
    2.課堂教學觀摩分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測驗主要以___________進行,是考核、測定學生成績的基本方法。
    4.我國小學德育的途徑有多種,其中基本途徑是___________和其他學科教學。
    5.一般來說,教師組織課堂空間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按 原則來安排,這種安排特別適合 的課;第二種是按 安排,這種安排適合同時進行各種不同的 活動。
    6.演繹式學習屬于垂直遷移中的 遷移。
    7.小學教育的內(nèi)容具有 和 ,因而對人今后的進步學習具有長遠的價值。
    8.智力是指個人在認知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___________系統(tǒng),其中___________是其核心,___________是其發(fā)展的高級形式。 
    9. 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地區(qū),小學畢業(yè) 就近升學的辦法,鼓勵各地中小學自行組織畢業(yè)考試。
    10. 布魯納認為,評價是對知識 的一種檢查,通常包含對知識的 進行判斷。 
    四、簡答題 (每小題4分,共16分) 
    1.簡述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
    2.簡述影響兒童學習動機形成的因素。
    3.加涅根據(jù)學生在學習后所獲得的各種能力,對學習是如何分類的?
    4.簡述影響社會知覺的特點。
    五、論述題 (每小題8分,共16分) 
    1.論述影響人格形成和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2.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教師榮譽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作用有哪些?
    六、案例分析題 (每小題10分,共20分) 
    1. 為了讓班會開得更成功,我為我們班選了一篇課文改成了劇本。第二天,把我的計劃和大
    家說了說,全班同學都很高興,這時我聽到有的同學小聲議論:“老師怎么選這篇課文,又
    長又不好演?!薄澳愎苣兀屇阊菔裁茨憔脱菔裁磫h。”“我可不想演。”聽到這兒,我的心一
    沉,原來是王渺。下課后,我把她叫到辦公室請她談談自己對演課本劇的想法。她說:“老
    師,我覺得您選的課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寫好了劇本讓我們演,您應該讓我們自己來
    試一試?!彼脑捵屛彝蝗灰庾R到他們并不希望老師什么都“包辦代替”,他們長大了。于
    是,我把導演的任務交給了王渺同學,她高興地接受了任務,開始和同學商量演哪一課,然
    后找我做參謀。課本劇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們一同品嘗了成功的
    喜悅。
    這個案例給我們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請你結(jié)合新課程理念談談自己的看法。
    2.中國和日本曾聯(lián)合舉行小學生夏令營活動,有意培養(yǎng)青少年吃苦耐勞的精神,在齊力推車時,有個中國學生只在一旁喊“加油”,自己并不動手,問他原因,他說他是班長。而日本學生卻突出地表現(xiàn)出了吃苦的精神和堅強的意志。中國學生大多是從幾十萬兒童中挑選出來的“小明星”。然而,與日本孩子相比,他們登山缺乏朝氣,唱歌跳舞也不如人家。在舉行聯(lián)歡時,我們演節(jié)目,日本兒童熱情鼓掌,而當日本兒童表演節(jié)目時,我們的小明星卻沒有什么反應,在老師的帶領下,才禮節(jié)性地鼓了掌。
    請從素質(zhì)教育的角度談談我國當今的教育應如何實施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