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測技巧
應試策略的掌握,不僅僅是方法獲得的過程,還要了解題目考察的新動向。首先把握一下行測大綱的變化,也就是09年行測的主要的地方。
(一)09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大綱七大注意
注意一:不僅僅是法律知識,常識判斷的考查內容向其它領域延伸。2009年的考試重點在良好的法律素養(yǎng)基礎上加強公務員在其它方面(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的知識掌握,科技常識題目的重現率較高,考生尤其要注意近幾年各地公務員考試(在一些地方公務員考試中,科技常識是考查重點)的題目。
注意二:言語理解與表達更加強調考生對語境的理解。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對“言語理解與表達”的描述與2008年基本相同。但不同的是,大綱選取了兩道全新的示例題目。而今年大綱的兩道題目側重“語境”,難度要高一些。
注意三:三詞項類比推理比重上升。
注意四:數學運算注重考核數學的思維方法。
注意五:數字推理的難度上升。
注意六:圖形推理的考核以多圖形推理為主,體現圖形規(guī)律的復雜性。
注意七:資料分析注重解題技巧。
(二)應測技巧
答題其實沒有太好的訣竅,只有從反復不斷的學習、復習中獲得更好的體驗,逐漸形成的一個好的習慣與方法。
1、復習與模擬訓練過程中的策略
對于行測來說,要面對現實,畢竟時間比較短,重點要放在應試性比較強的題型上做準備。應試性比較強的就是常識。相關的統(tǒng)計,在06年以前中央國家機關考常識部分,一般是20道題,涉及到法律、政治、人文、科學、管理等等。在這里面,法律方面的少則達到50%,多則達到75%。這部分相對來說是可以圈定一個比較確定的復習范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比較重要的幾部大法——憲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如果大家好好的復習,可以在短期內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對知識點把握了,考試的時候就可以做得出來。真正的把握住了、消化了,就能夠有好的效果。08年的法律常識考了25道題,是相對比較難的,是這些年中常識的比較難的部分。
常識部分的考察點有人文、管理、科學、政治,政治在復習熱點的過程中就能夠掌握。還有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科技常識,是一種分析性的常識,如果對科技知識沒有了解到,問題不是很大。只要平時多多少少有一點印象,就沒有什么問題。
數學想在短期內提升,客觀來講,難度比較大,如果你沒有一定的基礎,很難提高。但不要完全放棄,還是有一些題目是比較簡單的。選擇簡單一點的題目,準確率就會非常高。用去10分鐘來作答這些簡單的數學題目,考試時間120分鐘去掉10分鐘,用110分鐘攻100到110道題,這樣的時間也相對比較充足。如果說這些題中準確率非常高,做對100道,保守一點的估計就可以得60分。剩下的30到40道題,起碼猜對10道題問題不大。平均正確率,可以達到70分,這個分數已經可以了。
再就是資料分析,很多同學對它不夠重視,或者是比較排斥。實際上這是可以有很大提升空間的。值得注意的是,資料分析尤其是中央國家機關的考試,背后往往隱藏著很巧妙的構思。需要挖掘考生的能力,要發(fā)現背后巧妙的計算方法,一旦發(fā)現以后,就會有一個很大幅度的提升。
數學運算、圖形推理、數字推理,有一些可能做不出來。而資料分析、言語理解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以前復習得不是很充分,現在我就多花一點時間復習這個。這就是所謂的“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但是強調的是了解以上磨槍的方法。
2、臨近公考,行測技巧嶄露頭角
首先在基本態(tài)度上要有決心,把時間擠出來。
第二,要做好計劃。早上8點到晚上11:30。
第三,從復習的策略來講,要抓基本的。每一個題型都有很多基本的,最基本的題目是要都會的。
第四,在策略上一定要抓重點,分清哪些是能夠快速提高的。常識、資料分析、言語理解,這幾塊都是比較容易快速的,重點要放在這里。
第五,抓技巧,必須要在技巧方面尋求如何提升方法、提升速度。真正在技巧上把這個題解出來,邏輯有七法,數學運算有十多種方法,要運用好。
第六,從備考的角度來講,對于行測和申論,大家要重點的研究好真題,預測今年在去年的題上會考出哪些新題。
第七,做考前準備。比如說帶量角器、圓規(guī),很多角度你一量就完了,類似于這些小技巧性的東西,你要調整好。
二、行測考試做答順序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1、“流水”型
就是在試卷發(fā)下來之后,基本上不看試卷大體情況就一股腦做題的考生。這種人群往往都是對公務員考試試卷不熟悉,而做出這樣的反映。這樣的做法表面上看是節(jié)約了時間,但是,這樣盲目的寄希望于題目和自己想象中的一樣簡單往往容易造成在做題的過程中產生誤區(qū),難題卡殼。
2、“自我中心”型
這種類型的考生一般都是高度理性的,有目的有選擇的去做題,好處就是做了自己認為可以拿分的題目,但是在尋找自己熟悉題路題目的過程中,也浪費了許多的時間。因為思維是轉換的,而且對題目要進行篩選,“比如,這道題是會,還是不會呢?做還是不做?”這樣的過程無形中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3、“倒敘”型
有的考生思維很獨特,喜歡用反向思維去思考問題。這樣的好處是,有的年份這樣的題目或許會簡單一些,做完之后會有得心應手的感覺,在做下面的題目時候也會有信心。但是后面的題目一般是資料分析,題目材料和題干一般也很長,在以后長達100多分鐘的時間面對那么多題目會有一種疲勞感,很可能出現沒有后勁的現象。
4、“有條不紊”型
就是在自己的復習當中已經很了解自己的弱點與強項,會有選擇的取舍。將言語理解、數字推理、數學運算、判斷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常識判斷和資料分析這九部分,根據自己的優(yōu)劣勢合理分配時間,這樣是比較合理的。能夠在技術與時間上打好仗才是硬道理。
通過以上的階段分析,在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考試時間的把握、心態(tài)的調整、方法的運用會讓大家感到游刃有余!
應試策略的掌握,不僅僅是方法獲得的過程,還要了解題目考察的新動向。首先把握一下行測大綱的變化,也就是09年行測的主要的地方。
(一)09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大綱七大注意
注意一:不僅僅是法律知識,常識判斷的考查內容向其它領域延伸。2009年的考試重點在良好的法律素養(yǎng)基礎上加強公務員在其它方面(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的知識掌握,科技常識題目的重現率較高,考生尤其要注意近幾年各地公務員考試(在一些地方公務員考試中,科技常識是考查重點)的題目。
注意二:言語理解與表達更加強調考生對語境的理解。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對“言語理解與表達”的描述與2008年基本相同。但不同的是,大綱選取了兩道全新的示例題目。而今年大綱的兩道題目側重“語境”,難度要高一些。
注意三:三詞項類比推理比重上升。
注意四:數學運算注重考核數學的思維方法。
注意五:數字推理的難度上升。
注意六:圖形推理的考核以多圖形推理為主,體現圖形規(guī)律的復雜性。
注意七:資料分析注重解題技巧。
(二)應測技巧
答題其實沒有太好的訣竅,只有從反復不斷的學習、復習中獲得更好的體驗,逐漸形成的一個好的習慣與方法。
1、復習與模擬訓練過程中的策略
對于行測來說,要面對現實,畢竟時間比較短,重點要放在應試性比較強的題型上做準備。應試性比較強的就是常識。相關的統(tǒng)計,在06年以前中央國家機關考常識部分,一般是20道題,涉及到法律、政治、人文、科學、管理等等。在這里面,法律方面的少則達到50%,多則達到75%。這部分相對來說是可以圈定一個比較確定的復習范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比較重要的幾部大法——憲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如果大家好好的復習,可以在短期內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對知識點把握了,考試的時候就可以做得出來。真正的把握住了、消化了,就能夠有好的效果。08年的法律常識考了25道題,是相對比較難的,是這些年中常識的比較難的部分。
常識部分的考察點有人文、管理、科學、政治,政治在復習熱點的過程中就能夠掌握。還有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科技常識,是一種分析性的常識,如果對科技知識沒有了解到,問題不是很大。只要平時多多少少有一點印象,就沒有什么問題。
數學想在短期內提升,客觀來講,難度比較大,如果你沒有一定的基礎,很難提高。但不要完全放棄,還是有一些題目是比較簡單的。選擇簡單一點的題目,準確率就會非常高。用去10分鐘來作答這些簡單的數學題目,考試時間120分鐘去掉10分鐘,用110分鐘攻100到110道題,這樣的時間也相對比較充足。如果說這些題中準確率非常高,做對100道,保守一點的估計就可以得60分。剩下的30到40道題,起碼猜對10道題問題不大。平均正確率,可以達到70分,這個分數已經可以了。
再就是資料分析,很多同學對它不夠重視,或者是比較排斥。實際上這是可以有很大提升空間的。值得注意的是,資料分析尤其是中央國家機關的考試,背后往往隱藏著很巧妙的構思。需要挖掘考生的能力,要發(fā)現背后巧妙的計算方法,一旦發(fā)現以后,就會有一個很大幅度的提升。
數學運算、圖形推理、數字推理,有一些可能做不出來。而資料分析、言語理解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以前復習得不是很充分,現在我就多花一點時間復習這個。這就是所謂的“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但是強調的是了解以上磨槍的方法。
2、臨近公考,行測技巧嶄露頭角
首先在基本態(tài)度上要有決心,把時間擠出來。
第二,要做好計劃。早上8點到晚上11:30。
第三,從復習的策略來講,要抓基本的。每一個題型都有很多基本的,最基本的題目是要都會的。
第四,在策略上一定要抓重點,分清哪些是能夠快速提高的。常識、資料分析、言語理解,這幾塊都是比較容易快速的,重點要放在這里。
第五,抓技巧,必須要在技巧方面尋求如何提升方法、提升速度。真正在技巧上把這個題解出來,邏輯有七法,數學運算有十多種方法,要運用好。
第六,從備考的角度來講,對于行測和申論,大家要重點的研究好真題,預測今年在去年的題上會考出哪些新題。
第七,做考前準備。比如說帶量角器、圓規(guī),很多角度你一量就完了,類似于這些小技巧性的東西,你要調整好。
二、行測考試做答順序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1、“流水”型
就是在試卷發(fā)下來之后,基本上不看試卷大體情況就一股腦做題的考生。這種人群往往都是對公務員考試試卷不熟悉,而做出這樣的反映。這樣的做法表面上看是節(jié)約了時間,但是,這樣盲目的寄希望于題目和自己想象中的一樣簡單往往容易造成在做題的過程中產生誤區(qū),難題卡殼。
2、“自我中心”型
這種類型的考生一般都是高度理性的,有目的有選擇的去做題,好處就是做了自己認為可以拿分的題目,但是在尋找自己熟悉題路題目的過程中,也浪費了許多的時間。因為思維是轉換的,而且對題目要進行篩選,“比如,這道題是會,還是不會呢?做還是不做?”這樣的過程無形中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3、“倒敘”型
有的考生思維很獨特,喜歡用反向思維去思考問題。這樣的好處是,有的年份這樣的題目或許會簡單一些,做完之后會有得心應手的感覺,在做下面的題目時候也會有信心。但是后面的題目一般是資料分析,題目材料和題干一般也很長,在以后長達100多分鐘的時間面對那么多題目會有一種疲勞感,很可能出現沒有后勁的現象。
4、“有條不紊”型
就是在自己的復習當中已經很了解自己的弱點與強項,會有選擇的取舍。將言語理解、數字推理、數學運算、判斷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常識判斷和資料分析這九部分,根據自己的優(yōu)劣勢合理分配時間,這樣是比較合理的。能夠在技術與時間上打好仗才是硬道理。
通過以上的階段分析,在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考試時間的把握、心態(tài)的調整、方法的運用會讓大家感到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