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護理學》重點難點——淺部軟組織的化膿性感染

字號:

軟組織急性化膿性感染的護理與第一節(jié)概述基本相同,現(xiàn)將常見軟組織急性化膿性感染的定義、致病菌、好發(fā)部位和人群、表現(xiàn)及治療特點等歸納如下:
    1、癤 是單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急性化膿性感染。多個癤同時或反復發(fā)生在身體各部稱癤病。致病菌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好發(fā)于毛囊和皮脂腺豐富的頭、面部。多見于營養(yǎng)不良的小兒、糖尿病病人。表現(xiàn)特點:紅腫熱痛小結節(jié)→漸增大呈錐形隆起→中央壞死、變軟→黃白色小膿栓→破潰、流膿→痊愈。危險三角區(qū)內的癤受到擠壓后,細菌易沿內眥靜脈和眼靜脈進入顱內,可引起化膿性海綿狀靜脈竇炎而危及生命。治療特點:有膿頭勿擠壓,局部涂碘附;膿腫形成者切開引流。
    2、癰 是多個相鄰的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致病菌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考試大網站收集好發(fā)于皮膚韌厚的頸部、背部。多見于成人、糖尿病病人。臨床表現(xiàn)特點:局部紅腫浸潤一片,略隆起,質地堅韌,界限不清,中央有多個膿栓,可形成蜂窩狀潰瘍;常有附近淋巴結腫大;多伴全身癥狀。唇癰可引起化膿性海綿狀靜脈竇炎。治療特點:切開時做“++”字或“+”字切口,皮膚缺損大時應植皮。
    3、急性蜂窩組織炎 是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疏松結締組織的急性彌漫性化膿性感染。致病菌為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厭氧菌。由皮膚或軟組織損傷后感染,局部化膿性感染直接蔓延或經淋巴、血流擴散引見。臨床表現(xiàn)特點;感染位于皮下,局部紅、腫、熱、痛腫明顯,與周圍皮膚無明顯界限,病變中央壞死;感染位于深層,局部紅腫不明顯,但有水腫和深壓痛;多伴有全身癥狀;厭氧菌感染,則全身癥狀嚴重,膿液惡臭,局部捻發(fā)感??诘?、頜下及頸部急性蜂窩組織炎,可引起喉頭水腫或壓迫氣管,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4、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結炎 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常繼發(fā)于其引流部位的化膿性感染。臨床表現(xiàn):淺層淋巴管炎,感染灶向近心端走近一條或多條“紅線”,硬而壓痛;深層淋巴管炎無“紅線”,但患肢腫脹,沿淋巴管有壓痛,肢體活動痛。急性淋巴結炎,輕者淋巴結腫大、壓痛;重者皮膚紅、腫、熱、痛,引起周圍組織蜂窩組織炎;嚴重者淋巴結炎中心壞死,形成膿腫。常有明顯全身癥狀。治療特點:積極治療原發(fā)病灶,淋巴結膿腫需切開引流,淋巴管炎則不必。
    5、護理診斷與護理問題
    (1)疼痛:與局部炎性介質刺激、組織水腫有關。
    (2)皮膚、組織完整性受損:與細菌感染引起的病理性組織破壞有關。
    (3)體溫過高:與細菌毒素的作用與感染組織的炎性反應有關。
    (4)舒適的改變:與細菌毒素的作用、感染組織代謝產物的吸收、發(fā)熱有關。
    (5)潛在并發(fā)癥:感染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