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wù)員考試申論名言警句匯總之"清正廉潔"2

字號:

11、臣門若市,臣心是水。 (《漢書》)
    釋:當官的門前象集市一樣熱鬧,當官的心要象水一樣清澈。
    12、貪愛沉溺即若海,利欲熾然是火坑。 (《重訂增廣》)
    釋:沉溺到貪占和愛欲中就是進了苦海,利欲太重了就等于跳進火坑。
    13、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元•王冕)
    釋:不須要人們夸你顏色好看,只留下清正氣節(jié)在世界上。
    14、欲不除,如蛾撲燈,焚身乃止;貪無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勸戒全書》)
    釋:私欲如果不除,就象是飛蛾撲燈,被燒掉才停止;貪占沒有了結(jié),就象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罷休。
    15、貴爾六尺身,勿為名所驅(qū)。 (唐•柳宗元)
    釋:要珍惜你六尺的身體,不要為虛名來驅(qū)使。
    16、毋私小惠而傷大體,毋借公論而快私情。毋以己長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毋恃勢力而凌逼孤寡,毋貪口腹而恣殺牲禽。 (《重訂增廣》)
    釋:不要私下給人小恩小惠而影響大局,不要借助公論而解決私情,不要以個人的長處去比別人短處,不要因自己拙笨而嫉妒別人才能。不要仗勢凌辱和逼迫孤兒寡母,不要為了滿足口腹而隨意殺害牲畜和飛禽。
    17、手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fēng)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明•于謙)
    釋:手帕蘑菇線香等這些土特產(chǎn),本來是供人民用的,許多地方官卻搜刮來奉獻給上司,反而殃害人民。我自己只帶兩袖子清風(fēng)去見皇上,免得人民議論長短。
    18、人無鋼骨,安身不牢。 (明•施耐奄)
    釋:人如果沒有鋼鐵般的骨氣,就不能牢固地安身。
    19、其身正,無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
    釋: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屬自覺去行動;自己身不正,雖然下令人們也不認真服從。
    20、公則生明,廉則生威。 (清•朱舜水)
    釋: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潔了就能產(chǎn)生威信。
    21、寧為宇宙閑吟客,莫作乾坤竊祿人。 (唐•杜荀鶴)
    釋:就是做一個在世上閑著吟詩的人,也不要做竊取功名利祿的人。
    22、心不清則無以見道,志不確則無以立功。 (宋•林逋)
    釋:心里不清白就是沒有道德,志向不堅定就不能立功。
    23、以聽官府之大計,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孔子)
    釋:考察官吏政府有六條原則,并以此來裁判其政績好壞;六條中以廉潔為根本,只有做到廉潔、善、能、敬、正、法、辨才有意義。一是廉善,即善于治理,享有 辭譽。二是廉能,不僅要有辭譽,而且政令能行。三是廉政,即恪守職位,忠于職守。四是廉正,即作風(fēng)正派,公正無私。五是廉法,依法行事,沒有過失。六是廉 辨,辨別能力強,沒有疑惑。
    24、廉者憎貪,信者疾偽。 (唐•陳子昂)
    釋:廉潔的人憎恨貪婪,講信用的人反對虛偽。
    25、據(jù)土子民,治國治眾者,不可以圖利。治產(chǎn)業(yè)則教化不行,而政令不從。 (漢•陸賈)
    釋:據(jù)有一定的領(lǐng)土管理著成群百姓,從事治理國家和民眾的人,千萬不可以圖謀私利。如果借助手中的權(quán)力置辦個人產(chǎn)業(yè),那么就不能教化百姓,國家的法令政策他們也就不會服從。
    26、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 (明末•黃宗羲)
    釋:不以個人得到利益為利益,而是使天下人都得到利益;不以個人受到傷害為害,而是使天下人解除禍害。
    聯(lián)創(chuàng)世華祝廣大考生公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