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肌攣縮癥病人標準護理計劃

字號:

臀肌攣縮癥多發(fā)生于兒童,主要是因臀肌長期反復接受藥物注射后引起臀肌纖維性攣縮,而造成髖關節(jié)功能異常。手術徹底松解和切除攣縮組織是的治療方法。由于創(chuàng)面大,出血多,術后需嚴密觀察傷口滲血情況。另外術后妥善的體位與適當?shù)墓δ苠憻捯彩禽o助改善髖關節(jié)功能的重要措施。常見護理問題包括:①恐懼;②自理缺陷;③疼痛;④有發(fā)生褥瘡的可能;⑤潛在并發(fā)癥--傷口滲血較多;⑥知識缺乏:特殊體位和功能鍛煉知識。
    一、恐懼
    二、自理缺陷
    三、疼痛
    以上一~三均參照骨科病人一般標準護理計中的相關內(nèi)容。
    四、有發(fā)生褥瘡的可能
    相關因素:
    1 手術創(chuàng)面大,臀部局部血液循環(huán)受影響。
    2 局部受壓。
    主要表現(xiàn):骶尾部、肋弓皮膚變紅、變暗甚至壞死。
    護理目標:病人未出現(xiàn)褥瘡。
    護理措施:
    1 術后4小時后更換體位,由仰臥位轉為俯臥位。俯臥位時間依病人耐受程度及切口滲血決定:若病人耐受能力強,傷口滲血少則俯臥位時間長;反之則縮短俯臥位時間。一般仰臥位時間2-3小時后更換到俯臥位。
    2 俯臥位時,胸前墊枕,預防肋弓處壓瘡。
    3 術后24小時內(nèi)嚴格交接班,一旦發(fā)現(xiàn)骶尾部變紅、變暗,立即俯臥位,盡量避免仰臥位或減少仰臥位時間,以解除局部受壓,減少皮膚損害。
    重點評價:病人是否有骶尾部褥瘡、肋弓處壓瘡發(fā)生。
    五、潛在并發(fā)癥--傷口滲血較多
    相關因素:手術創(chuàng)面大,需徹底松解和切除攣縮組織。
    主要表現(xiàn):
    1 傷口血性引流量較多。
    2 傷口敷料被血液滲濕。
    3 嚴重者脈搏加快、呼吸增快、血壓下降。
    護理目標:
    護理措施:
    重點評價:以上各項均參照先天性髖關節(jié)脫位病人標準護理計劃中的相關內(nèi)容。
    六、知識缺乏:特殊體位和功能鍛煉知識
    相關因素:
    1 未接受專業(yè)知識教育。
    2 由于疼痛而害怕鍛煉。
    主要表現(xiàn):
    1 不能維持特殊體位。
    2 不知道功能鍛煉方法與程序。
    3 拒絕進行功能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