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護理:952例交通事故傷的院前急救護理體會

字號: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共952例,男840例,女112例;年齡12歲以下54例,13~20歲68例,21~60歲794例,60歲以上36例。
     1.2 傷后救護時間 車禍發(fā)生后數(shù)分鐘至1 h得到救護的906例,占95.2%,超過1 h 46例。
     1.3 傷情分類 根據(jù)受傷部位分為單純軟組織傷414例,單純肢體骨折406例,復合傷132例。其中顱腦損傷108例,血氣胸10例,肝脾破裂5例,腰椎壓縮性骨折11例,骨盆骨折15例,接診時現(xiàn)場已死亡7例。
     2 院前急救護理措施
     2.1 接診迅速 當接到120指令后,立即出動,分秒必爭,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到達事發(fā)地點。
     2.2 快速掌握傷情 接診后首先立即檢查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血壓、呼吸、脈搏、意識、瞳孔及傷口情況,初步評估病情。
     2.3 及時搶救護理 根據(jù)病情輕重,及時鑒別分類,對那些需要就地搶救的及時施行搶救護理措施,包括將患者擺放合適的體位、心肺復蘇術(shù)、氣道開放、氣管插管術(shù)、靜脈通道建立、外出血止血、抗休克及心電監(jiān)護。
     2.4 初步診斷 盡可能系統(tǒng)地收集患者病史,尤其注意有無糖尿病史,完善體格檢查,避免傷情的漏診、誤診,作出初步診斷。
     2.5 重病向院內(nèi)反饋 將危重患者病情及時向院內(nèi)急救組反饋,讓院內(nèi)做好??漆t(yī)師、器械、藥品等準備,以便患者接回后及時得到急救或急診手術(shù)。
     2.6 快速完善必要檢查 接回醫(yī)院后在住院前需進行必要的輸助檢查時,要分輕重緩急,權(quán)衡利弊,謹慎選擇,安排??漆t(yī)師全程陪同,力求各項檢查能在一次往返中完成,避免在檢查途中發(fā)生意外或多次往返。患者的生命體征一旦出現(xiàn)異常,隨時中止檢查,立即投入搶救。
     3 討論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交通事故逐年呈上升趨勢。本文所統(tǒng)計的交通事故傷:2000年96例,2001年113例,2002年131例,2003年169例,2004年198例,2005年245例。交通事故傷員青壯年占大多數(shù),且骨折發(fā)生率高,危害極大。本文952例傷員中青壯年占83.5%,中重度傷員占24.6%,其中骨折發(fā)生率占90.5%,交通事故傷員占我院外科住院患者總數(shù)的42.8%。因此,交通事故傷員的救護日益重要。時間就是生命。本文接診時已死亡的7例中均為車禍發(fā)生至得到救護時間較長,路途較遠的病例,得到救護時間均在30 min以上。因此,針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具有突出性、不可預測性的特點,要求急救人員時時處于備戰(zhàn)狀態(tài),平時備齊急救器械及藥品,用后及時補充。120一聲令下,保證急救車能在2 min內(nèi)出發(fā)?;颊咴缫环昼姷玫骄茸o,就多一分成功。交通事故易造成群體傷,車禍現(xiàn)象大多比較狹窄,擁擠,環(huán)境差,光線暗淡,聲音嘈雜,有時圍觀人群較多,這些都給現(xiàn)場的院前急救護理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困難。這就要求急救人員不但專業(yè)面廣,各種都精通,而且各項技術(shù)操作嫻熟。比如:院前急救的許多護理工作是和診療緊密相通的,與院內(nèi)護理工作相比,具有較大的獨立性,這就要求急救護士一技多能,不但具有良好的靜脈穿刺技術(shù),而且還必須熟練掌握心肺復蘇術(shù)、氣管插管術(shù)、電除顫、心電圖等。骨盆骨折易伴有腹腔大量出血,失血性休克發(fā)生率高。本文報告的15例骨盆骨折中,有10例并有腹腔出血,其中8例發(fā)生了失血性休克,經(jīng)搶救安全接回了7例,并成功實施了手術(shù),1例因失血過多途中死亡。骨盆骨折主要由車禍的壓砸、軋輾、撞擠等損傷所致,多系閉合傷、復合傷,常傳聞有腹腔臟器損傷,盆腔的血管及靜脈叢很多,故骨盆骨折易并發(fā)失血性休克。一旦發(fā)生,需要迅速建立多路靜脈通道,快速大量補液,先晶體后膠體,晶體、膠體比例3∶1,積極抗休克及止血治療。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救護理念,要關(guān)心體貼患者。搬運及操作動作要輕柔,避免造成新的損傷。比如搬運脊椎損傷的患者要用鏟式擔架,先將患者置仰臥位,雙下肢理直靠攏,雙上肢貼于身體兩側(cè),2~3人并排同時抬起患者的肩腰及雙下肢,將半面鏟式擔架放于患者一側(cè)身下,用同樣方式放置另半面鏟式擔架于患者另一側(cè)身下,并合攏擔架,固定帶子,頸部使用頸托以保護頸部,整個搬運過程要嚴防脊柱扭曲。在為脛腓骨骨折的患者夾板固定時,將骨折小腿輕輕拉直,以盡量減輕患者的疼痛。在骨隆突部位和空隙處要加軟墊,以免造成皮膚被夾板磨傷。用繃帶捆綁夾板時要注意松緊度,以繃帶能在夾板面上下移動1 cm為宜,在繃帶扎完后還要檢查傷肢末端的血液循環(huán)及感覺情況,并問患者是否疼痛,嚴防傷肢遠端發(fā)生缺血性壞死。將患者抬進救護車時,要注意頭朝車頭,足朝車尾,這樣便于觀察病情及診療操作,也避免了車尾對頭部較強的振動,但要小心急救車緊急剎車時,患者的頭部由于慣性前移而撞向頭部的車廂,故應在患者頭部放置一軟墊起緩沖。為患者進行操作,不但要正確熟練,而且要嚴格無菌操作原則。在護送途中,嚴密觀察生命體征,按醫(yī)囑控制滴速,確保輸入液體通暢,局部無滲漏、腫脹。總之,于細微之處體現(xiàn)護理質(zhì)量,優(yōu)質(zhì)高效的院前急救護理對患者入院后的搶救成功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