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擠壓性斷指再植術后預防血管危象護理

字號:

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再植技術的不斷改進,預防血管危象的護理措施不斷加強,促使斷指再植的成活率得到很大提高。然而,對旋轉擠壓性斷指再植來說,血管危象是再植失敗的主要原因。皮瓣血液循環(huán)危象是指組織移植后,移植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障礙,從而威脅移植組織的成活,造成組織壞死的現象。
    為降低斷指再植的失敗率,我科臨床對90例病人、138指,制定了完整的護理方案,以確保手術的成功和成活率的提高,最后發(fā)生血管危象患者9指,使斷指再植成活率得到了明顯提高,現將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男性58例,女性32例。年齡12歲~43歲,致傷因素為擠壓、撕脫和繳扎,離斷平面為不完全性。再植138指,其中拇指22指,食指31指,中指47指,環(huán)指14指,小指24指。
    2. 臨床護理
    2.1 心理護理
    患者對醫(yī)生給予了很大的希望,當得知術后發(fā)生血管危象,患者即刻表現出焦慮、恐懼、緊張等不穩(wěn)情緒,在護理工作中我們要作好家屬的工作,使家屬幫助患者做好思想工作,并告知患者緊張、焦慮等情緒變化可導致交感神經興奮,產生神經性血管痙攣,加重皮瓣壞死的程度。[2]應用正當的講解使患者配合治療,緩解焦慮和緊張的情緒,積極配合醫(yī)生做好各項及時的補救措施及護理操作。
    2.2 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室溫的溫度、周圍吸煙人群都是對病人不利的因素,任何可以引起血管的持續(xù)性痙攣,可導致血栓形成而使手術失敗。因此術后要安排在安靜的病室,避免寒冷的刺激,室溫保持在23~25℃,告戒病人及家人嚴禁吸煙,保護病人間接吸煙,由此來保護小血管吻合后內膜的正常修復。每日用紫外線燈照明45min進行空氣消毒2次。
    2.3 及時合理用藥
    術后合理補充液體維持有效的循環(huán)血量,并配合擴張血管疏通血循環(huán)和抗生素藥物,預防感染與血栓的形成,因為靜脈血管危象常常是因靜脈回流不暢引起。我科應用3%罌粟堿注射液30mg與25%妥拉蘇林25mg交替肌肉注射,靜脈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每2/日,對預防血管痙攣,保證再植或組織移植的成功率是必要的。[3]
    2.4 觀察與補救
    再植術后應嚴密觀察再植指的血運情況,一般術后每1次/小時,主要觀察指體的顏色、溫度、腫脹程度、指壓等指標,確定發(fā)生血管危象立即給予保守治療,應用3%罌粟堿注射液行外膜下注射或熱鹽水濕敷解除痙攣,經保守治療無效即行手術探查,做好及時發(fā)現及時處理是預防血管危象使手術成功的一個關鍵。[4]
    3 討論
    斷指再植術后血管危象的發(fā)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及時發(fā)現血管危象可以及時糾正,作為護理人員這就要求我們術后加強對之植患者的監(jiān)護,作到常觀察及時發(fā)現,及時處理,確保手術的成功。早護理過程中我們要傾聽患者的感受,給予他們應對疾病的信心和勇氣,幫助他們緩解焦慮緊張的情緒,使他們順利度過治療時期。對于我科9例發(fā)生血管危象的患者是因為自身因素而導致的,但經過及時的救治沒有造成手術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