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代表為教師績效工資發(fā)愁,請中央支持

字號:

當天上午云南代表團共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一共6位代表發(fā)言,其中兩位都在發(fā)愁如何落實教師績效工資。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實行績效工資制度,提高1200萬中小學教師的待遇,中央財政為此將投入120億元,地方財政也要增加投入。
    云南省常務副省長羅正富今天發(fā)言說,實行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對發(fā)展教育很重要,但是云南作為西部地區(qū),財力有限,落實起來太困難。他算了一筆賬,中央財政投入120億元,按照平均分給1200萬中小學教師的算法,每個教師每年得到1000元,但是教師績效工資要比照公務員的水平,按照每人每年1萬元的低標準,地方財政要給每人補上9000元。
    云南有55萬名中小學教師,這意味著地方財政要增加大約50億元的投入。羅正富表示云南確實拿不出這樣一筆錢,只好請中央照顧西部的具體情況。
    身為云南省教育廳長的羅崇敏,拿起話筒接著發(fā)言,贊成羅正富的觀點。
    為教師績效工資發(fā)愁的,不只是來自云南的人大代表。記者3月2日采訪到達北京的四川代表團時,來自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qū)的人大代表馬宗慧,就主動向記者談到了這個問題。她說,納溪區(qū)有近6000名中小學教師,今后每年要給每位教師支付兩萬元的績效工資,總量大約1.2億元,而納溪區(qū)2008年的財政收入是1.4億元,如果用來發(fā)這筆錢,其他事情都無法做了,“西部地區(qū)的財政實力薄弱,像教師績效工資這種大開支,還需要中央的更多支持?!?BR>    3月5日下午,四川代表團開始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廣安市委書記王建軍又說起了西部實行教師績效工資制度的難度——這筆錢不是從財政的一個項目轉到另一個項目那樣簡單,而是需要地方財政去另外找錢,而且是很大一筆錢。
    他的發(fā)言得到了共鳴。3月6日四川代表團的小組審議中,代表們熱議這個話題,有的城市領導掰起指頭算了半天,也算不出怎么拿出這筆錢。
    看到教師績效工資制度讓一位位代表撓頭,成都市人大副主任童若春建議說,中央在出臺教師績效工資這類民生項目時,還是應該按照各地區(qū)的財政承受能力來區(qū)別對待,避免開展項目時出現(xiàn)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