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簡要分析: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一般累犯的成立條件及累犯的法律后果。
【答案】一般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并在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以上刑罰的故意犯罪的犯罪分子。
一般累犯的構成條件為:
1.前罪與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2.前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后罪應當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
3.后罪發(fā)生在前罪的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5年以內。
累犯的法律后果為:
1.對于累犯,應當從重處罰
2.對于累犯,不得適用緩刑
3.對于累犯,不得適用假釋
請簡要分析:搶劫罪與敲詐勒索罪的界限
【答案】搶劫罪與敲詐勒索罪的關鍵區(qū)別在于犯罪的客觀方面:
1.行為實施的內容不同。前罪以當場實施暴力、暴力相威脅為其行為內容。后罪僅限于威脅,不當場實施暴力,而且威脅的內容不只是暴力,還包括非暴力威脅。
2.犯罪行為的方式不同。前罪是直接對著被害人提出的;而后罪既可對著被害人,也可以通過第三者或書信、電信等間接方式發(fā)出。實施威脅的時間不同。前罪的暴力威脅是當場實施的,而后罪以暴力相威脅到付諸實施有一定的時間間隔。
3.獲得財物的時間不同。前罪是當場取得財物;而后罪則既可以當場也可以事后取得財物。
4.構成犯罪的數(shù)額標準不同。前罪不要求數(shù)額較大構成犯罪。后罪要求數(shù)額較大才能構成犯罪。
【答案】一般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并在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以上刑罰的故意犯罪的犯罪分子。
一般累犯的構成條件為:
1.前罪與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2.前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后罪應當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
3.后罪發(fā)生在前罪的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5年以內。
累犯的法律后果為:
1.對于累犯,應當從重處罰
2.對于累犯,不得適用緩刑
3.對于累犯,不得適用假釋
請簡要分析:搶劫罪與敲詐勒索罪的界限
【答案】搶劫罪與敲詐勒索罪的關鍵區(qū)別在于犯罪的客觀方面:
1.行為實施的內容不同。前罪以當場實施暴力、暴力相威脅為其行為內容。后罪僅限于威脅,不當場實施暴力,而且威脅的內容不只是暴力,還包括非暴力威脅。
2.犯罪行為的方式不同。前罪是直接對著被害人提出的;而后罪既可對著被害人,也可以通過第三者或書信、電信等間接方式發(fā)出。實施威脅的時間不同。前罪的暴力威脅是當場實施的,而后罪以暴力相威脅到付諸實施有一定的時間間隔。
3.獲得財物的時間不同。前罪是當場取得財物;而后罪則既可以當場也可以事后取得財物。
4.構成犯罪的數(shù)額標準不同。前罪不要求數(shù)額較大構成犯罪。后罪要求數(shù)額較大才能構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