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菲”掛職最忌掛“閑職”

字號:

時下,掛職很時髦。然而,掛職出現(xiàn)的問題也多起來了。據(jù)媒體報道,陜西省神木縣取消67名干部2009年掛職的資格。
    為何神木縣對掛職干部動手術(shù)?據(jù)悉是,有的掛職者兼職取酬為個人謀私利,有的賦閑在家照樣拿薪酬。
    掛職,本是豐富干部履職,充實知識經(jīng)驗,開闊視野,提高執(zhí)政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近年來,全國各地干部掛職蔚成風氣。每年總有為數(shù)不少的基層官員到上級黨政部門掛職,也有上級部門的副職到下級黨委政府掛任副職,還有的擬提拔的一般官員,到基層掛任助理等等。這類掛職盡管名目繁多,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他們掛任的職位幾乎都是“閑職”。
    之所以“閑”,不是人大政協(xié)或黨政調(diào)研部門的職務,也不是調(diào)研員、主任科員之類的非領導職務,而是協(xié)助分管領導輔助性、臨時性等可做可不做的工作。由于任職不明確,沒有剛性,掛職往往成了擺設。
    掛職成“閑職”也有另一種原因。掛職的干部,往往是原任職務已被別人取代,自己不好意思再插手,新任職務又屬輔助性,干與不干或多干與少干沒有什么標準,工資照拿,福利照享,在這種情況下,“樂得清閑自在”的潛意識會迅速冒頭。
    此外,還有管理方面的缺陷。按理,掛職的干部應歸口所掛職的單位管理,但實際上掛職干部屬于官場任職上的“未定稿”、“臨時性”人員。因此,一般單位都不愿按正常的習慣管理,即使掛職官員出現(xiàn)了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也不當回事。而派出掛職人員的單位,由于人員在其他單位工作,也就懶得過問。雙方都不管,也導致一些掛職干部無所事事。
    其實對于掛職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地方組織部門是有了解的,但為何對此視而不見呢?應該看到,掛職這一形式,往往是從上而下,剛性下達到地方基層,由于掛職干部對基層缺乏應有的認識和熱情,只著眼于應付,這樣的掛職就難免流于形式。依筆者之見,克服出現(xiàn)的掛“閑職”現(xiàn)象,應重點加強對掛職的管理,把掛職視為實職,與同級干部一視同仁的分工、監(jiān)督、檢查,只有做到一視同仁,才能達到預期目的。因此,神木掛職干部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理應成為組織部門總結(jié)掛職工作的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