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的治療

字號:

【治療】
    (一)加強監(jiān)護患兒應收入重癥急救病室,以便有專人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有條件者應用心肺監(jiān)護儀及經(jīng)皮測氧儀,動態(tài)監(jiān)測心率、呼吸、血壓及血氣變化。進行臍動脈或臍靜脈插管有助于監(jiān)測血氣及其他生化改變。
    (二)氧療是最重要的措施。吸入氧要溫化到36℃左右,并通過盛有蒸餾水的噴霧器輸出??赏ㄟ^鼻導管、口罩、頭罩或氧帳給氧,氧濃度應以使血氧濃度維持在60~80mmHg為好。血氣測定有困難時以能緩解青紫為度。
    當一般給氧效果不好,患兒吸氧濃度要超過60%才能維持pao2在50~80mmHg時,可用鼻塞、鼻咽導管或氣管內(nèi)插管進行呼吸道持續(xù)正壓呼吸,氣道加壓可用5cmH2O,一般不超過10cmH2O,氧流量及氧濃度應根據(jù)臨床情況及血氣結果進行調(diào)整。壓力不宜過高,以免影響靜脈血回流,使心排出量減少;或造成氣胸或縱隔氣月中。
    當吸入氧濃度為60%~100%而pao2低于50mmHg,paco2>60mmHg時,無自主呼吸或頻發(fā)呼吸暫停,用cpap效果不好,需應用呼吸器進行間歇正壓呼吸。進行ipp、過程中要根據(jù)動脈血氣結果來調(diào)整各項指標(吸氣壓力pip、呼氣末正壓peep、呼吸頻率rr、氧濃度fio2、吸氣呼氣比例i/e),并加強呼吸道護理。
    (三)一般治療
    1.維持中性溫度(即維持正常體溫使氧耗量降至最低的溫度)以減少氧消耗,保持腹部皮膚溫度為36.5℃。
    2.維持營養(yǎng)及水電解質(zhì)平衡一般在氧需要量>40%時不經(jīng)口喂養(yǎng)。靜脈注射葡萄糖液60~80ml/,維持水的平衡及基礎熱量。光療時每日需增加20ml/kg液量。病情嚴重,攝入熱量不足時應予靜脈內(nèi)營養(yǎng),補充氨基酸液及內(nèi)用脂肪。
    3.輸血紅細胞壓積低于40%時可輸血。
    4.糾正酸中毒可按ph值或be(剩余堿)值計算堿性液用量。無條件測血氣時可先予5%nahco33~5ml/kg,加等量5%~10%葡萄糖液緩慢靜脈注入,以后酌情補充。避免給鈉過多或靜脈推注速度過快,以防引起高血鈉及顱內(nèi)出血。
    5.抗生素預防繼發(fā)感染,應及時作培養(yǎng)以便有針對性地應用有效抗生素。
    6.光療有高膽患兒需及時光療,補充白蛋白或予苯巴比妥等酶誘導劑。
    7.維護心功能及時用洋地黃控制心衰。
    8.對癥治療低血鈣時補充鈣劑。驚厥時予鎮(zhèn)靜劑。腦水腫時給予脫水。
    (四)酚妥拉明有擴張肺血管、增加供氧的效果,每次劑量為0.5~1mg/kg,加入10%葡萄糖液中緩慢滴注,根據(jù)病情于1~6小時重復。
    (五)表面活性物質(zhì)替代療法近年應用人工合成或自然提取的表面活性物質(zhì)防治肺透明膜病取得效果。一般將制劑溶于生理鹽水l0ml中滴入氣管插管后轉(zhuǎn)換體位使均勻分布,可在2~3小時內(nèi)改善癥狀,但效果為暫時性,仍需進一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