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寶寶之間的矛盾

字號:

處理寶寶矛盾的錯誤方法
    通常爸媽采取兩種比較極端的方法來對應寶寶間的矛盾,一種是極端護著自家寶寶,另一種是極力要求自家寶寶謙讓。這兩種方法的結果基本上就是造成一方寶寶大哭大鬧,然后爸媽為了安撫哭鬧的寶寶,可能許諾很多本來不該答應寶寶的事情以求息事寧人。
    做一個有辦法的媽媽
    自家寶寶與小伙伴發(fā)生矛盾,爸媽先旁觀,讓他們自己處理,當矛盾升級到寶寶自己無法解決向爸媽尋求幫助的時候再出手。此時,一邊倒的處理方式是不足取的,“和事佬”應該采取一個中立的解決方案,讓兩方的寶寶都滿意,接下來,我們就舉個例子吧?!  ∫患铱系禄蛷d里,3歲的冬冬和28個月大的妮妮在爭搶一輛購物手推車。推車是冬冬和媽媽剛在大賣場里買下的,在餐廳就餐時,被妮妮看中了就推去玩。當妮妮把車推到冬冬可以容忍的范圍之外時,冬冬便上前試途要回車子。他并沒有開口,只是伸手來拉車子;而妮妮似乎還不太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于是抓住車子不放手。妮妮的外婆立刻出面呵斥她:“怎么這樣霸道?小哥哥要拿回去,趕快放手!”妮妮顯然不愿意就此放棄,對外婆的話充耳不聞,兩個寶寶就僵持不下,一輛小推車在他們倆中間移來移去。
    冬冬的媽媽請妮妮的外婆退下來,留空間給他們自己解決問題。僵局持續(xù)了大約5分鐘,冬冬向媽媽求助:“媽媽,我要回家?!眿寢屛⑿χ锨埃o兩個寶寶提了一個建議:讓妮妮送送小哥哥,倆人一起把車推到餐廳大門外,然后告別。
    兩個寶寶都表示同意,齊心協(xié)力把小車推到餐廳門外。走出餐廳幾步,妮妮便自動松開了手,冬冬大大方方地對她說“再見”,就推著小車跟媽媽一起回家了。妮妮的外婆點頭稱贊:“還是這位媽媽有辦法?!倍瑢寢尩淖龇ê軡M意,承認自己原先只想憑自己的力量來搶奪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從而對媽媽更信任了。這樣的結局可謂是皆大歡喜,既讓兩個寶寶都開心,又沒給對方的家長增添麻煩,自己也能順利從矛盾里走出來。
    點評:
    說什么也不放手
    每個寶寶對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都是不愿輕意放棄的,寶寶對自己物品的捍衛(wèi)也是執(zhí)著的。如果家長采用強制手段迫使他放棄,寶寶根本不明白“謙讓”的道理,只會覺得委屈而大哭。
    媽媽我要回家
    寶寶求助的信號很奇妙,他并沒有提出要媽媽幫他奪回車子,而是婉轉地要求回家。其實他給出的信號是要媽媽來幫他結束這場爭執(zhí),因為他覺得自己憑借蠻力硬搶不能奏效。如果爸媽立刻出手幫寶寶搶回物品,往往違背寶寶的初衷,而且給小朋友的爸媽留下一個很不友善的印象。
    送送小哥哥
    冬冬媽媽的做法非常正確,她很巧妙地給出一個中立的建議,讓寶寶們一同推這輛車,并且給出一個距離限定。這個中立的建議得到了矛盾雙方的認可,給兩個寶寶一個臺階下臺。于是,本來相反方向用力的兩個寶寶,朝同一方向使力。妮妮達到了推一會兒車的目的,冬冬也如愿很快地拿回了車子。
    寶寶自得其樂,爸媽不要攪局
    有時候寶寶間未必有多大的矛盾,反而爸媽的不正確介入使矛盾由小變大。比如在玩具柜臺開電動車,一個寶寶坐在車上開,另一個寶寶自愿去推他。
    坐在車上的開心得很,后面推車的也自得其樂,兩個都很享受這個過程。而推車寶寶的爸媽卻會認為自己的寶寶吃了虧,而坐在車上寶寶的爸媽也擔心這樣算是“欺負”了同伴。于是兩邊的爸媽都出面讓這種游戲快點結束,其實是攪了寶寶的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