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傳說典故:媽勒訪天邊

字號:

探索性神話。流傳于桂中一帶。
     相傳,古時候的人瞭望蒼天,望見天就象一個鍋頭一樣,圓圓的蓋著大地。于是,大家都說,天,一定有個邊的。誰都想去看看天邊,看它到底是怎么個樣子。
    有一天,人們聚集在一塊,商討去尋找天邊的事情。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來了。給誰去呢?每  個人都擺出自己的理由來。
    老年人說:"我們年紀(jì)大了,別的重活我們干不得了,但路還是可以走的。"他們要求給他們?nèi)ピL天邊。
    年青人說:"我們年輕力壯,不怕山高水深,不怕毒蛇猛獸,什么困難也嚇不倒我們。"他們說給他們?nèi)ピL天邊最為合適。
    小孩子說:"天邊離得很遠(yuǎn)很遠(yuǎn),說不定要走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甚至八、九十年,才能走到。"他們說他們現(xiàn)在剛好十幾歲,走到八、九十歲,一定能走到天邊。
    小孩子說得有理。于是,大家贊同給小孩子去訪天邊。正在這時候,有一位年青的孕婦站出來,說:
    "給我去最合適,我年紀(jì)還輕,可以走五、六十歲,到那時候還走不到天邊,我生下的孩子,他可以繼續(xù)向前走。"
    她這么一說,人們都認(rèn)為她的理由比小孩子的理由充分。
    這樣,人們就同意給這位年青的孕婦去尋找天邊。
    第二天,太陽剛升起的時候,她就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向人們告別,朝著東方走去了。
    臨走的時候,男女老少都來到村邊送行。有的送給衣物,有的送給干糧,有的把最利的刀子送給她途中作護(hù)身。
    孕婦走遠(yuǎn)了,人們又歡喜,又難過。歡喜的是,這次人們可知道天邊到底是怎么個樣子了。難過的是,天邊離得這么遠(yuǎn),什么時候訪到天邊才轉(zhuǎn)回來呢!想著想著,不禁流下眼淚來了。
    年青孕婦一直朝著東邊行走。不知走了多少天,便生下一個男孩子來了。這個娃仔,一生下來,哇哇啼哭,長的又壯又粗。她帶著自己的孩子,繼續(xù)朝著東邊走去。
    母子一路走著走著,太陽升落不知多少回,月亮圓缺不知多少次了。母子倆走過了許許多多高山峻嶺,涉過了許許多多大江小河,穿過了許許多多莽莽蒼蒼,荒無人煙的森林。一路上,還和許多毒蛇猛獸搏斗。
    母子沿路經(jīng)過許多村子,每經(jīng)過一個地方,人們都盤問。當(dāng)人們知道母子不怕重重艱難,為的是要去尋找天邊,誰都深受感動。于是,大家都幫助他們解決途中的困難,鼓勵他們堅持下去,為人們找到天邊。
    母子不辜負(fù)人們的期望,向大家表示:一定要把天邊找到。
    母子倆-直走了幾十年,天邊,還是沒有找到。媽媽頭發(fā)已經(jīng)雪白,走不動了,人們勸她留下來。勸的多了,她才不得不留下,叫兒子繼續(xù)向前走。
    母子分離的問候,兒子滿懷信心地說,
    "媽呀,我要走完你沒有走完的路,一直到把天邊找到!"。
    說完,他一個人又繼續(xù)向前走了。
    這篇神話反映了壯族先民在探索大自然奧秘中堅韌不拔的進(jìn)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