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游傳說典故:媽祖神和瑪祖婆

字號:

媽祖神和瑪祖婆其實是有區(qū)別的,媽祖神是漢族同胞敬奉的女神,瑪祖婆則是高山族同胞神話故事中的女神?! ?BR>    媽祖神是人們?yōu)榱思o(jì)念林默娘而塑造出來的。林默娘是福建莆田縣湄洲嶼紅螺鄉(xiāng)“林善人”林愿的女兒,生于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農(nóng)歷三月二十三日,排行第七,有一個哥哥和五個姐姐。她出生都滿月了卻從未哭過,因此,取名默娘。默娘從小長在海邊,很快學(xué)會了游泳。十幾歲就時常跟父親和哥哥出海。有一次在海上遇到了大臺風(fēng),船翻了,默娘奮不顧身救起了父親,找回了哥哥的尸體。此事發(fā)生在一個弱女子身上自然引起了大家的關(guān)注。后來,默娘經(jīng)常在海上幫助那些遇難的漁民,尤其在夾門鄉(xiāng)為漁民們辦了很多好事。可是林默娘28歲的時候,竟身染重病去世了。人們?yōu)榱思o(jì)念這位好心的姑娘,特地在湄洲嶼建了祀廟,稱“通賢靈女廟”,以后受封為順濟神。隨著沿海人民對澎湖的開發(fā),漁民們也在澎湖為林默娘立像建廟恭祀,稱她為“天妃”或“圣妃”,也稱“媽祖”?! ?BR>    鄭成功收復(fù)臺灣后,媽祖神被奉進臺灣本島,在臺灣各地建廟祭祀,人們都尊之為“圣母”。 1683年,清廷派靖海將軍施瑯率軍東渡奪取臺灣的鄭氏集團的政權(quán)。大軍先到澎湖,一大部分駐扎在澎湖天后宮里。這時正值夏季,很多天不下雨了,飲用水很少,軍隊行動很困難,施瑯為此大傷腦筋。一個早晨,人們發(fā)現(xiàn)天后宮井里突然出水,并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人們說這是媽祖神顯靈的結(jié)果。施瑯以澎湖為跳板,收復(fù)了臺灣。為了感激媽祖神的幫助,施瑯奏請皇帝加封媽祖為“天后”,全稱是“護國庇民妙靈昭應(yīng)宏仁普濟天后”,列入春秋祀典。清廷還賜給莆田湄洲嶼、臺灣的臺南以及廈門等地的媽祖廟“神昭海表”和“錫福安瀾”的匾額,并追封其父為“積慶公”,其母為“積慶夫人”。從此后人們對媽祖的祭祀更加隆重。媽祖是一般的稱呼,湄洲人多親切地稱為“姑婆”或“媽祖婆”,在臺灣則有稱為“天上圣母”的叫法?! ?BR>    馬祖婆或瑪祖婆是在高山族同胞中傳說的女神,由民間傳說而來?! ?BR>    據(jù)說,玉皇大帝的宮殿門口有一株高達千丈的黃金樹,這樹生長三千年才開三朵花,經(jīng)過了三千年,這三朵鮮艷的花朵變成了三個美麗無比的姐妹。也就是玉皇大帝的三個女兒,大姐就是后來的王母娘娘,二姐后來成了瑪祖婆,三妹就是后來的觀音娘娘。有一天,她們撥開云霧向下界觀望,見大地上景色迷人,就起了思凡之心,她們想為人間做點好事。于是,三人偷偷離開天宮。大姐選定了昆侖山上的瑤池,二姐看中了臺灣島上的玉山,三姐選中了海南島上的五指山?! ?BR>    二姐來到臺灣,看到山高路險,沒有馬匹,運輸十分四難。她聽說大姐在瑤池用黃泥和瓊漿做馬,便到瑤池向大姐要了一布袋小泥馬回來?;嘏_途中,在福建沿海一個不知名的小島上遺落了一只小泥馬,后來就變成了一匹龍騰虎躍的大馬。人們?yōu)榱烁屑ざ愕亩鞯?,就把那個小島叫做馬祖島。二姐把帶回的小泥馬丟到臺灣島山地,也變成了一匹匹高頭大馬。島上的人們就在各地造起了一座座寺廟,奉祀二姐,取名為馬(瑪)祖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