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傳說典故——駱駝山的傳說

字號:

七星巖后的駱駝山,就像一匹昂首遙望的駱駝。不過當(dāng)你再仔細(xì)看時,你還會發(fā)現(xiàn),它還像一把老式的酒壺呢。據(jù)說這山原來的名字就叫酒壺山,還確確實實地出過酒呢,不信,請聽我講一個雷酒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個姓雷的,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曉得他非常喜歡喝酒,大家便叫他做雷酒人。
    雷酒人的酒量可大啦,喝酒等于喝水,隨便一水缸酒不夠他喝一天,常常喝得昏天倒地,不知什么時候是白天,什么時候是夜晚。
    有一次,一個也愛喝酒的縣官來游月牙山,聽說雷酒人酒量好,就找了他來對喝。這下,真是瞌睡遇著枕頭了,兩人就七呀八呀豁起拳來,左一碗右一碗地喝得個五老爺認(rèn)不得六老爺。正在喝得高興的時候,斟酒的跟班忽然=失手將酒壺打碎了,縣官勃然大怒說:“拿下去給我打!”
    衙役問:“老爺,打多少?”
     “打五斤廠縣官惜里懵懂他說。
     “五斤不夠,至少還要十斤!”雷酒人也惜里懵懂他說。
     從此,雷酒人的大名就更加遠(yuǎn)近傳聞了。
    天天泡在酒缸里,一點事情不做,是金山也要給他吃崩呀。慢慢地,什么家當(dāng)都給他喝酒喝完了。沒錢買酒,怎么辦?雷酒人著急了。
    嗨!有了!不是傳說酒壺山里有酒嗎?雷酒人歡喜了,即踉踉蹌蹌地往酒壺山走去。遠(yuǎn)遠(yuǎn)地就看見酒壺山了,呀!的確像一把大酒壺!有酒壺把,有酒壺身,還有酒壺嘴。有這樣一大壺酒,也喝得十天十夜吧?想著想著,雷酒人發(fā)愁了。越想越愁,越愁越想。哦!想起來了!雷酒人自己敲自己的頭說“唉!怎么記性壞,我才來時,人家不是告訴我用山腳下的桃花枝打山上的酒壺把把,酒就會從酒壺嘴里流出來了嗎?”于是,他睜開醉眼一看,只見山腳下盡是桃花林,何止是幾千克,每克樹又何止幾千枝。想著想著,雷酒人又愁起來了。有什么辦法呢?好在借著酒勁,雷酒人卷起袖子,開始東一枝西枝地摘桃花,又左一鞭右一鞭地打酒壺把,結(jié)果桃花枝丟成了一個柴堆,還不見酒壺有一滴酒流出來。
    摘呀打呀摘了半天,雷酒人累得氣喘叭哈,不覺倒在一克桃樹下呼嚕呼嚕地睡著了。蒙朧中,他聞到一陣酒香,抬頭一看,只見一個紅臉老人家站在他旁邊,對他說:“酒朋友,你辛苦了。我是酒壺山神,念你求酒心切,特來指點你。打酒壺把的桃花就是你頭上開得又紅又大的那一枝;每次只要打三下,就有足夠你喝飽的酒流出來,切記不可多打?!闭f完山神就不見了。
    雷酒人這下一點瞌睡也沒有了,連忙爬起來,抬頭一看,果然有一枝桃花開得又紅又大,他連忙摘下來,跑到酒壺把邊,拍拍拍打了三下,就看見酒壺嘴里河落河落地冒出酒來。沒有東西裝酒,雷酒人干脆跑到酒壺嘴下邊,睡到地上,張大了嘴,對著流下的酒咕嚕咕嚕地喝起來。喝得天旋地轉(zhuǎn),酒壺山的酒才不流出來。
    隔了一會,他的酒稍微有點醒了,他的酒興又發(fā)了,他又拿著桃花枝三步一跌地到酒壺把前打了三下,然后又回到酒壺嘴下躺著張大了嘴來接酒喝,又喝得酪配大醉,酒才不流了。不一會,他的酒醒了,他又想喝酒了,這時他想,走來走去真是麻煩,索性多打幾下讓它多出點酒吧。于是,他用力打了酒壺把幾十下,這下酒壺嘴的酒就河落河落流個不停啦!雷酒人睡在壺嘴下咕嗜咕喀地喝,酒冒出他的喉嚨管了,酒嗆出他的鼻子眼了,他還要喝。一會兒,雷酒人的身子浸在酒里了;一會兒,雷酒人的身子淹在酒海里面了——雷酒人被酒淹
    死了。
    酒不停地流,還是酒壺山神發(fā)覺了,跑來止住了酒,酒才不流了。后來,雷酒人的家里人找到雷酒人的尸首,他們想,他既然生前這樣喜歡喝酒,死又是死在酒上面的,索性把他葬在酒壺山里面,給他死了也有飽酒喝吧。于是,他們在酒壺山上挖了個洞,將雷酒人埋了下去。
    從此,酒壺山再沒有酒出了。有人說,酒壺山的酒雷酒人一個人喝還不夠,哪還有酒流出來呢!
    既然酒壺山不再出酒了,再喊它做酒壺就沒有意思了。后來游覽的人發(fā)現(xiàn)這山越看越像一匹駱駝,說:“以后就叫這座山叫做駱駝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