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前教育心理學試題1

字號:

課程代碼:00882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2 分,共40 分)
    1.戴維斯提出的學習系統(tǒng)設計的三個基本原理是( )。
    A.在形成教育活動設計決定前應具體明確教育活動的目標系統(tǒng),教育活動的系統(tǒng)設計過程應保證逐漸修正完善,教育活動設計過程是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影響的活動
    B.在形成教育活動設計決定前應具體明確教育活動系統(tǒng)的目標和資源,教育活動的系統(tǒng)設計過程應保證一步到位,教育活動設計過程是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影響的活動
    C.在形成教育活動設計決定前應具體明確教育活動系統(tǒng)的目標和資源,教育活動的系統(tǒng)設計過程應保證逐漸修正完善,教育活動設計過程是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影響的活動
    D.在形成教育活動設計決定前應具體明確教育活動系統(tǒng)的目標和資源,教育活動的系統(tǒng)設計過程應保證逐漸修正完善,教育活動設計過程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2.幼兒園教育活動情境的創(chuàng)設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
    A.互動性原則、效用性原則、特殊性原則和安全性原則
    B.互動性原則、發(fā)展性原則、教育性原則和準備性原則
    C.發(fā)展性原則、效用性原則、特殊性原則和教育性原則
    D.結構性原則、效用性原則、特殊性原則和安全性原則
    3.具有哪種認知風格的個體在信息加工過程中傾向于依賴內在的參照或內部感知線索作指導?
    ( )
    A.思考型 B.場獨立性
    C.沖動型 D.場依存性
    4.技能學習具有以下特點( )。
    A.這是一個“外化-內化”雙向構建的過程,合乎法則的練習將極大促進技能的掌握
    B.這是一個“外化-內化”雙向構建的過程,示范將極大促進技能的掌握
    C.這是一個“內化-外化”雙向構建的過程,合乎法則的練習將極大促進技能的掌握
    D.這是一個“內化-外化”雙向構建的過程,合乎法則的示范將極大促進技能的掌握
    5.貝爾斯凱通過追蹤研究發(fā)現(xiàn),除了家庭類型、父母教養(yǎng)方式及親子互動風格的不同可能導致子女人格特點及未來生活方式的不同外,還應考慮以下因素對子女發(fā)展的影響( )。
    A.父母的婚姻狀態(tài),生理發(fā)展和生育、養(yǎng)育史的背景不同
    B.家庭生活中的心理發(fā)展,生理發(fā)展和父母的婚姻狀態(tài)
    C.早期性教育,父母的婚姻狀態(tài)和生育、養(yǎng)育史的背景不同
    D.家庭生活中的心理發(fā)展,生理發(fā)展和生育、養(yǎng)育史的背景不同
    6.游戲的情感特性有( )。
    A.自我導向、心理主動性、靈活性 B.內在動機、心理主動性、靈活性
    C.內在動機、內部控制能力、假裝 D.內部控制能力、心理主動性和自我導向
    7.根據(jù)遷移內容的不同,遷移可以分為( )。
    A.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 B.正遷移、負遷移
    C.正遷移、負遷移和零遷移 D.一般遷移與具體遷移
    8.學習者在從事新的學習時,他原有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發(fā)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合性程度,這就是( )。
    A.學習基礎 B.心理準備
    C.發(fā)展準備 D.學習準備
    9.馬斯洛把人的各種需求分為( )。
    A.缺失需求和發(fā)展需求兩大類 B.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兩大類
    C.生理需求和社會需求兩大類 D.缺失需求和成長需求兩大類
    10.柯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fā)展理論認為,個體的道德判斷發(fā)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
    A.懲罰和服從的取向、工具性的相對主義取向、好男孩-好女孩的取向、法律和秩序取向、社會契約的取向和普遍的道德原則取向
    B.前道德階段、他律道德階段和自律道德階段
    C.前習俗階段、習俗階段和后習俗階段
    D.他律階段、好孩子階段和自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