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而活著》教案

字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了解文章的結(jié)構(gòu)及揣摩文章的語言。
    2、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啟迪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總體把握作者的思想傾向,引導學生對“我為什么而活著”進行探討。
    2、教學難點
    揣摩語言及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朗讀,以探究式教學為主。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我為什么而活著?”古往今來,人們何止千百次地這樣追問過自己。我們究竟為什么而活著,這個問題太簡單又太復(fù)雜。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經(jīng)成為人間的匆匆過客;有人搜古尋今,苦思冥想,終其一生也未能參透其中玄機。在座的各位同學,你們是否考慮過這個問題呢?
    我們今天來看看羅素是怎么回答這個問題的……
    二、作者簡介:伯特蘭·羅素(1872—1970),出生于英國,2歲喪母,4歲喪父,由他曾出任過兩次英國首相的祖父把他撫養(yǎng)。他后來成為一位集眾家于一身的偉人。他被稱為“20世紀知名、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還被無數(shù)人視為是“未來時代的先知”;他還是的數(shù)學家、邏輯學家,社會活動家,又被公認為“富有鼓動天才的辯論家”。在1950年他又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被稱為“百科全書式文學家” 。
    三、“閱讀羅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愉快的事件之一?!薄獝垡蛩固?指一名學生朗讀課文 教師做朗讀指導。
    朗讀時要注意體味本文優(yōu)美流暢的文筆、凝練生動的語言、獨特而又細膩的情感,應(yīng)讀出他的從容、激昂和無奈,讀出他對愛情與知識的執(zhí)著追求,讀出他對人類苦難者的漠大關(guān)心,讀出一個哲學家的大度來。
    四、全體學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時思考本文思路是如何安排的?
    明確結(jié)構(gòu):總--分--總。
    后附板書設(shè)計
    五、默讀課文。布置學生畫出自己難以理解句子。 然后采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探討解答。
    難以理解的句子可能包括以下一些:
    ①這三種激情,就像颶風一樣,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握吹來吹去 ,吹到瀕臨絕望的邊緣。
    ②愛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顆震顫的心,在世界的邊緣,俯瞰那冰冷、深不可測的深淵。
    ③在愛的結(jié)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詩人們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縮影。
    ④我渴望減輕這些不幸,但是我無能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以上這些句子,教師與同學共同探討如何理解。不求統(tǒng)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六、作者的三種激情哪一種能引起你的共鳴?你(是否)贊同作者的哪一觀點?討論
    ○1(渴望)愛情(至高無上、純潔無瑕之愛情的力量是巨大的)
    ○2(追求)知識-----人類(了解苦樂);自然科學(科技的威力,現(xiàn)代武器基因工程航天技術(shù);社會科學(三大宗教、馬列主義)
    ○3(同情)苦難者-----戰(zhàn)爭不幸者、天災(zāi)受害者、人禍帶難者、貧困無助者、衰老無養(yǎng)者…….
    七、作者是怎樣把這三種激情聯(lián)系在一起的?由此你看出羅素的人格是怎樣的 ?我們大家受到了什么樣的啟發(fā)?
    ○1自己被愛的幸福感-----博愛(讓其他人也能走進幸福的天堂)
    ○2獲取知識,提高生產(chǎn)力,了解人類內(nèi)心的苦痛,實現(xiàn)終極關(guān)懷。(他追求知識,生命不息,寫作不輟,一生留下七十多部著作和無數(shù)文章,他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都獻給了人類。召喚人類互相關(guān)愛)
    ○3直接參與救弱扶困,拯救人類苦難,他對苦難的拯救往往失敗,這就使他更加痛苦。且也身受迫害,但終其一生,執(zhí)志不渝。(他從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運多舛,但始終關(guān)愛人類:反對戰(zhàn)爭,反抗*專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輕時因反戰(zhàn)而鋃鐺入獄,在晚年,仍致力于禁核運動,奔走呼號,創(chuàng)立和平基金會。就在他逝世的當天,還為以阿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zāi)難而憂心忡忡。這一切緣于他對人類的同情和愛心)
    總結(jié):
    羅素是一個具有強烈社會關(guān)懷的人道主義者、和平主義者,他的胸懷充滿正義、良知、睿智、溫情,多姿多彩,博大精深 。
    辨別活著的價值、意義:
    個人——人類
    假惡丑——真善美
    八、齊讀本文,進一步感受羅素崇高而偉大的人格。
    九、作業(yè):學習了這一課文 我們了解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其實每個人的人生追求大多是有區(qū)別的,即使人生的每一階段也有所不同。請試著設(shè)計一下你的人生旅途,以“我少年時期的追求是什么?中年時期的追求是什么?老年時候的追求有是什么?”為題,寫一篇想像性隨筆。
    文章結(jié)構(gòu)板書設(shè)計
    我 渴望愛情 帶來狂喜
    擺脫孤寂
    構(gòu)造美好生活
    為
    何 追求知識 了解人類的心靈 全人類
    領(lǐng)悟自然科學
    參透社會科學 真善美會
    而
    生 同情苦難者 不幸的兒童
    可憐的老人
    無辜的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