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欣賞啊》教參[蘇教版]

字號:

《慢慢走,欣賞啊》教參
    一、專題內涵解說
     走進文學作品這片激情的森林、詩化的王國,我們忽聆泉聽松,忽迷花倚石,不禁意蕩心馳,目眩神迷。文學鑒賞的核心就是美的探尋——感悟美,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通過活潑流轉的美的體驗,將文學作品這塊感情的結晶重新熔化,重新奔涌,匯進我們的生命之流;通過富于靈性的美的發(fā)現,使文學作品這抔“美的息壤”,煥發(fā)出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生命力。
     本專題分為三個部分:“一花一世界”、“永遠新的舊故事”和“總借黛玉一雙俊眼”。第一部分活動體驗的重點是鑒賞散文的意境美或細節(jié)美,第二部分活動體驗的重點是鑒賞小說的情節(jié)美或環(huán)境美,第三部分活動體驗的重點是鑒賞小說的人物形象美。
     通過本專題的學習,能使學生能概括提煉鑒賞方法,運用鑒賞方法參加鑒賞活動,在鑒賞活動中進行個性解讀、多元解讀,開拓創(chuàng)新閱讀的空間。
    二、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對文本后面鏈接的學習資料的研讀,能夠提煉概括出鑒賞意境美、細節(jié)美、情節(jié)美、環(huán)境美和人物性格美的鑒賞方法。
     2、學生運用提煉概括的鑒賞方法進行審美的活動體驗,能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細節(jié)美、情節(jié)美、環(huán)境美和人物性格美。
     3、學生通過自主地、個性化地閱讀鑒賞,能初步實現文學作品的多元解讀、創(chuàng)新閱讀。
    三、專題內容解析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代表作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鏡春園里的荷花池,表明所要描繪的特定處所?!昂商猎律边@里是一個并列詞組,兩者都是文章描繪的中心。文中描寫荷塘(月下的荷塘)、月色(荷塘上的月色)的美景,抒發(fā)了心不寧靜——獨處求靜——一無所有——惦念江南的感情,表達了不滿現實、幻想超脫卻又無法超脫的心境。
     第1節(jié)為第一段——點名心境,交代緣由。為了排遣內心的煩惱,尋找片刻的安靜,作者想起了荷塘。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像是一支樂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蕩。第三句前半句反襯作者連日來的苦情,后半句寫烘托環(huán)境的靜謐以及自己在這種環(huán)境中獨處的心境。全段創(chuàng)造出孤寂的氛圍,一開頭就在字里行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第2、3小節(jié)為第二段——小徑漫步,抒發(fā)感受。第2節(jié)寫在小徑漫步,勾勒荷塘輪廓。主要寫景:曲折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樹、淡淡的月光,既簡括地復述荷塘周圍的情景,也進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內心——苦悶與哀愁。第3節(jié)寫獨處時的心境。“像今晚上……現在都可不想”,突出“自由”二字,聯系文章的寫作背景(“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黑暗社會現實的不滿,進一步點明了夜間出游的原因。“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從壓抑不自由中暫得寬余,欣賞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悅。這淡淡喜悅和上文流露出來的淡淡哀愁,籠罩在下文那清幽美妙的“荷塘月色圖”上。
     第4至6節(jié)為第三段——荷塘月色,景語情語。第4節(jié)運用比喻、擬人、博喻、通感等手法,依次寫了月下荷塘中荷葉、荷花、荷香和流水,突出了它們的茂密、潔白裊娜、幽微清雅和飽含深情。寫景緊扣景物特點,文辭清麗脫俗。這一節(jié)沒有談月,但處處有月,這些景物都是在月光照耀下,淡淡月色下的荷塘美景。第5節(jié)先寫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荷葉上的景色,作者活用“瀉”、“浮”、“洗”、“籠”等動詞,勾勒出十分迷人的夢一般的幻景,這是靜態(tài)動寫的方法,把畫面寫活了。接著一段抒情的插筆,是用對比手法來寫。先用朗照與淡月相比,再用酣眠和小睡相比,指出美是有多種情態(tài)的,而這種朦朧的夢幻般的美,適應于作者當時的心境。接下去寫月光下的樹影,有灌木叢落下的班駁的黑影,有楊柳的稀疏的倩影,都如畫一般。最后總寫荷塘中的月色,采用通感的修辭手法。月色淡淡朦朧蒼茫,和作者心境相吻合。第6節(jié)照應第二段,再寫荷塘四周的環(huán)境,其中著重寫樹。荷塘四周,樹多而密,將荷塘重重圍住,形成一方清凈幽僻的小天地。先總寫,然后寫樹色、樹姿、樹梢上的遠山、樹縫里的燈光、樹上的蟬鳴和水里的蛙聲。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朧、寧靜深遠的環(huán)境特點。但末尾筆鋒一轉,透露出“寧靜”的環(huán)境并未能排除內心的哀愁與苦悶——“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仍然擺脫不了那綿綿的愁緒。
     第7、8節(jié)為第四段——江南采蓮,向往憧憬。景中人——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江南采蓮的風俗,表現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聯想古代采蓮的盛況,繼而引起對故鄉(xiāng)的惦念,無非是想把自己從“頗不寧靜的心情”中解脫出來。但現實終究是現實,是無法超脫的。正當作者沉浸在遐想之中時,“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作者又回到現實,并與開頭相呼應。全文在特有的孤寂的氛圍中結束。
     《荷塘月色》寫的是一個夏夜,作者為了排解苦悶,去觀賞月下荷塘所見到的景色和此時此際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開頭的“心里頗不寧靜”一句,以此統(tǒng)攝全篇。文中清雅朦朧的景色極好地體現了作者心中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構成了一幅和諧的、情景交融的藝術畫面。這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特有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