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為硬導線與螺絲壓按式接線柱的連接,其中正確的是 ( )
答案:B
[點評]
這是考查學生基本技能的試題,它取材于學生實驗和日常生活經(jīng)常接觸的問題,也是他們不夠注意或含混不清的問題,而這一技能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有用的,且重要的??梢哉f試題對教學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福州市試題】
2002年6月6日《海峽都市報》刊登了《貨車超限超載、國道不堪重負》一文,報道了“104國道設計使用年限為15年以上,但才使用5年就大修,現(xiàn)已傷痕累累……” (如圖所示)。有些運輸單位和個人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國家利益,讓汽車成倍的超載是損壞路面的直接原因.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解釋汽車嚴重超載加快路面損壞的原因(只需答出一種合理的原因即可)。
答案:下面給出主要的三種原因,學生只要答出其中一種即可.
(1)力的作用效果會使物體形狀發(fā)生改變,汽車成倍超載,對地面壓力成倍增加,路面的形變加大,容易引起路面斷裂.
(2)車成倍超載,對地面壓力成僧增加,輪胎個數(shù)不變,接觸面積基本不變,根據(jù)壓強公式P=F/S可知,車對地面壓強成倍增加,對路面破壞加重.
(3)車輪與路面的粗糙程度不變,車成倍超載,對地面壓力成倍增加.路面受到的摩擦力也就成倍增加,導致路面磨損加快.
[點評]
試題情境反映的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類似的問題生活中也很常見。試題圖文并茂,描述問題真實,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該題不僅關系到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且具有公民道德教育的功能。試題是課程標準提出的“從物理走向社會”理念的典型體現(xiàn)
上海市試題】
為了探究實心圓柱體對水平地面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某同學用若干個不同的圓柱體豎直放置在同水平沙面上,進行了三組實驗,并記錄有關數(shù)據(jù)分別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實驗時,他仔細觀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每一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組卻不同,第一組凹陷程度大,第二組其次,第三組小。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或4、5、6,或7、8、9)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圓柱體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時,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底面積__________ (選填“有關”或“無關”)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____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圓柱體的高度相同時,材料的密度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3)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7(或2與8、或3與9)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并歸納得出的結論。
(a)分析比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分)(1)無關;(1分)?。?)1與4(或2與5,或3與6);(1分)?。?)當圓柱體的材料相同時,高度越高,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1分)(4)(a)圓柱體材料的密度與高度的乘積相同,壓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1分)?。╞)圓柱體材料的密度與高度的乘積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就越顯著。(1分)
[點評]
本題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既考查了知識與技能,也考查了過程與方法,但試題文字冗長,閱讀量較大,過于繁瑣,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且分值僅有5分,賦分值明顯不合理,這屬于繁難試題,與新課程理念是不相符的,其測試的效果必然達不到考試目標
答案:B
[點評]
這是考查學生基本技能的試題,它取材于學生實驗和日常生活經(jīng)常接觸的問題,也是他們不夠注意或含混不清的問題,而這一技能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有用的,且重要的??梢哉f試題對教學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福州市試題】
2002年6月6日《海峽都市報》刊登了《貨車超限超載、國道不堪重負》一文,報道了“104國道設計使用年限為15年以上,但才使用5年就大修,現(xiàn)已傷痕累累……” (如圖所示)。有些運輸單位和個人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國家利益,讓汽車成倍的超載是損壞路面的直接原因.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解釋汽車嚴重超載加快路面損壞的原因(只需答出一種合理的原因即可)。
答案:下面給出主要的三種原因,學生只要答出其中一種即可.
(1)力的作用效果會使物體形狀發(fā)生改變,汽車成倍超載,對地面壓力成倍增加,路面的形變加大,容易引起路面斷裂.
(2)車成倍超載,對地面壓力成僧增加,輪胎個數(shù)不變,接觸面積基本不變,根據(jù)壓強公式P=F/S可知,車對地面壓強成倍增加,對路面破壞加重.
(3)車輪與路面的粗糙程度不變,車成倍超載,對地面壓力成倍增加.路面受到的摩擦力也就成倍增加,導致路面磨損加快.
[點評]
試題情境反映的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類似的問題生活中也很常見。試題圖文并茂,描述問題真實,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該題不僅關系到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且具有公民道德教育的功能。試題是課程標準提出的“從物理走向社會”理念的典型體現(xiàn)
上海市試題】
為了探究實心圓柱體對水平地面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某同學用若干個不同的圓柱體豎直放置在同水平沙面上,進行了三組實驗,并記錄有關數(shù)據(jù)分別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實驗時,他仔細觀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每一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組卻不同,第一組凹陷程度大,第二組其次,第三組小。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或4、5、6,或7、8、9)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圓柱體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時,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底面積__________ (選填“有關”或“無關”)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____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圓柱體的高度相同時,材料的密度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3)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7(或2與8、或3與9)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并歸納得出的結論。
(a)分析比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分)(1)無關;(1分)?。?)1與4(或2與5,或3與6);(1分)?。?)當圓柱體的材料相同時,高度越高,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1分)(4)(a)圓柱體材料的密度與高度的乘積相同,壓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1分)?。╞)圓柱體材料的密度與高度的乘積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就越顯著。(1分)
[點評]
本題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既考查了知識與技能,也考查了過程與方法,但試題文字冗長,閱讀量較大,過于繁瑣,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且分值僅有5分,賦分值明顯不合理,這屬于繁難試題,與新課程理念是不相符的,其測試的效果必然達不到考試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