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中國歷史精編模擬測試(三)

字號:

【精編模擬測試】
    第一部分 選擇題
     1. 暑假的一天,小明一家來到他向往已經的首都北京,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該館的鎮(zhèn)館之寶“一件出土于殷商河南安陽武官村的堪稱現存世上的古青銅禮器”深深地吸引了他們。根據你所學的歷史知識,判斷此文物可能是:( )
    
     A B C D
    2. 下列科技著作與其稱謂不符的是:( )
     A.《九章算術》——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
     B.《傷寒在病論》——奠定中國中醫(yī)治療學基礎的醫(yī)學名著
     C.《水經注》——東方醫(yī)藥巨著
     D.《齊民要術》——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yè)著作
    3. 假如叫你扮演華佗,你應該具有的醫(yī)學特長是:( )
    ① 針灸 ②外科手術 ③創(chuàng)制“麻沸散” ④創(chuàng)制“五禽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 后人寫詩稱贊李冰說:“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你知道后人稱贊李太守的原因嗎?( )
     A.興修水利,使關中地區(qū)成為千里沃野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11. 閱讀下列圖片
    
    
    
                  祖沖之 李時珍    畢升
    ①根據圖片提示按朝代的先后順序列舉上述我國古代科學家的科技成就。要求以表格的形式作
    答。表格的內容包括人物、朝代、科技成就。
    ②上述科學家中,你最喜歡哪一位,你認為他最值得你學習的地方是什么?
    12. 廣州某校和南京某校的中學生要舉行夏令營聯誼活動,其中一項內容是參觀聞名世界的文化遺產——長城。
    中國長城名列世界七大奇跡。長城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豐碑,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與自豪! 你還能舉出充分體現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的其它建筑文化遺產嗎?
     ①請你舉出兩項。
    ②假如你是導游,你將怎樣向你的游客介紹它。請選出其中一項向你的游客介紹。
    13.看圖答題:
    
    圖一 圖二
    請回答:
    ① 圖一、圖二是我國古代哪兩項工程的示意圖?填寫圖二中的的三空。
    ②這兩項工程給各自的朝代帶來什么影響?
    ③從古代的這項巨大工程的修筑、開鑿對今天我國的經濟建設有什么啟示。
    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馬克思在《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中說:“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了的三大發(fā)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前提的大的杠桿?!?BR>    材料二:魯迅在《電的利弊》中說:“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
     請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了的三大發(fā)明是經何人傳到歐洲的?請你用一句話概述中國這三大發(fā)明對歐洲社會演變的影響。
    ②材料二中魯迅揭露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什么問題?
    ③從指南針在西歐和中國的不同用途,你有感受?
    15. 問答題:
    某校歷史教研組,在科技月舉行了歷史手抄報比賽,內容是關于中國古代科技。那么你的參賽作品該如何設計呢?請你談談為什么說宋元是我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的高峰時期?從中你得到什么認識?(參賽作品設計要求:①寫出手抄報的名稱②寫出你要運用的材料史實。③說明你是怎樣編排這些材料的。)
    1.B 2.C 3.A 4.B 5.A 6.C 7.C 8.B 9.B 10.A
    11. ①(表格完整正確1分,內容要按朝代順序排列才能給分)
    人物 朝代 科技成就
    祖沖之 南朝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后的第七位數字。
    畢升 北宋 發(fā)明活字印刷
    李時珍 明朝 寫成《本草綱目》
    ②答題合理,語言準確即可得分。比如:祖沖之,最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是他的刻苦鉆研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 12.①趙州橋、故宮、都江堰等 ②答題合理,語言準確,即可得分,但必須介紹到它的特色之處才能得滿分。 13.①材料一:秦長城 材料二:隋朝大運河。②秦長城的修建,在抵御匈奴南下入侵中原起了積極作用,使邊城得到安定,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生產的發(fā)展;隋朝大運河的開鑿加強了南北交通,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與發(fā)展,但兩者役使大量民工,是導致各自朝代滅亡的原因之一。
    ④啟示:經濟建設不能傷民。(言之有理即可) 14.①傳播者:阿拉伯人,影響:加速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發(fā)展。②舊中國的愚昧落后,中國古代先進科學技術未能充分發(fā)揮其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③科學技術能否發(fā)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受環(huán)境的限制。 15. ⑴①名稱例如:“輝煌”古代科技 ②材料:中國古代在天文、地理、醫(yī)學、數學、建筑、農業(yè)、手工業(yè)、四大發(fā)明等方面世界的科技成就,如:造紙術、印刷術等等。③編排:要設計合理,材料應用適當。 ⑵認識:①我國古代科技的發(fā)展為人類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值得自豪。②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重視科技的發(fā)展,才能進入世界先進的行列。
     B.采用中流作堰辦法,修筑都江堰 ,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人民
     C.任秦國蜀郡守時,勤政廉潔
     D.采用疏導辦法,修筑都江堰,變岷江水患為水利。
    5.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你要想登上秦長城的西端,你應該到達哪個???
     A.甘肅 B陜西 B.河北 D.遼寧
    6. 右圖是我國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瑰寶,
    它主要是在哪一朝代修建:( )
     A.漢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7. 前119年,大將軍衛(wèi)青給漢武帝寫了一封大破匈奴的捷報,衛(wèi)青所使用的書寫材料最有可能的是:( )
     A.龜甲 B.青銅器 C.竹簡 D.紙
    8. 在航海中“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這種現象最早出現于( )
     A.戰(zhàn)國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9. 下列幾位科學家中,對人類文化傳播貢獻大的是:( )
     A.張衡 B.蔡倫 C.張仲景 D.郭守敬
    10. 英國作家培根說:“這三種東西,以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種在文學上,第二種在戰(zhàn)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無數的變化。這種變化如此之大,以至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宗教派別,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fā)明在人類事業(yè)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 這三種發(fā)明是指:( )
    ① 火藥與火器 ②指南針 ③活字印刷術 ④造紙術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