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下列關于法定代理人和訴訟代理人的比較,說法正確的有( )
A.前者的代理權基于法律的規(guī)定產(chǎn)生,后者的代理權主要基于委托或指定產(chǎn)生
B.前者只有在被代理人是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時才會出現(xiàn),后者則沒有這種限制
C.在代理同一當事人時,前者的權利范圍比后者廣
D.在代理同一當事人時,前者的獨立性比后者大
E.在刑事案件的刑事部分,前者既可以是被告人代理人也可以是被害人的代理人,而后者只能作被害人的代理人
22.我國刑事訴訟法所規(guī)定的普通法院的審判管轄包括( )
A.立案管轄
B.級別管轄
C.專門管轄
D.地區(qū)管轄
E.職能管轄
23.下列人員中,可以成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有( )
A.被害人
B.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
C.為被害人支付醫(yī)療、喪葬費的人
D.人民檢察院
E.公安機關
24.根據(jù)刑訴法的規(guī)定以及司法實踐,立案的材料來源主要包括( )
A.單位和個人的報案或舉報
B.犯罪人自首
C.被害人的控告或舉報
D.偵查機關發(fā)現(xiàn)的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E.上級機關交辦和有關機關移送的案件
25.人民法院對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的案件經(jīng)復核,應分別做出的處理有( )
A.維持原判
B.撤銷原判,發(fā)回重審
C.依法改判
D.裁定予以核準
E.裁定不予核準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26.訴訟參與人
27.取保候審
28.偵查終結
29.監(jiān)外執(zhí)行
四、判斷說明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誤,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nèi)打“√”,錯誤的打“×”,并說明其正確或錯誤的理由。
30.在我國,人民檢察院應當獨立行使檢察權,所以上下級人民檢察院之間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 )
31.在我國刑事訴訟中應實行的證明標準是法定證據(jù)制度。( )
32.犯罪嫌疑人的父親提出犯罪嫌疑人患有精神病要求進行鑒定,應由公安機關指定的醫(yī)院進行鑒定。( )
33.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的,復核時應全案報送,對其他被告人的判決則未生效。( )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4.試比較審判公開原則與法律監(jiān)督原則在保障公正審判上的異同。
35.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36.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條件是什么?
37.上訴不加刑原則的例外情形主要有哪些?
六、論述題(本大題9分)
38.論我國刑事訴訟中的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原則。
七、案例分析題(本大題9分)
39.2003年遼寧省商人張某突然死亡,周圍的群眾反映可能是被他的妻子劉某與其*夫占某合謀害死的,偵查機關在偵查過程中,收集到了以下證據(jù)材料:
(1)劉某供認,為了同占某結婚,兩人多次謀劃殺死張某某,最終乘張某某熟睡的時候,占某用鐵鋤將其殺害。
(2)占某向偵查機關做了與劉某一樣的供述,承認殺了張某某。
(3)劉某的公婆,即張某某的父母說,在張某某死的當天,他們不在家,聽兒媳婦劉某說張某某是不小心摔倒死的。
(4)鄰居張三、李四、王五共同證明,劉某與占某通*已久,為周圍的人所共知,張某某的父母也有所耳聞,只是他們一家老實,沒有聲張。
(5)從占某家里搜出來的鐵鋤,上面的血跡經(jīng)鑒定與死者張某某的血型相符,其外形與死者的傷口也吻合。
問:①根據(jù)證據(jù)(1)(2),能否認定劉某、占某共同殺人?為什么?
②根據(jù)以上五種證據(jù),能否認定劉某、占某共同殺人?為什么?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下列關于法定代理人和訴訟代理人的比較,說法正確的有( )
A.前者的代理權基于法律的規(guī)定產(chǎn)生,后者的代理權主要基于委托或指定產(chǎn)生
B.前者只有在被代理人是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時才會出現(xiàn),后者則沒有這種限制
C.在代理同一當事人時,前者的權利范圍比后者廣
D.在代理同一當事人時,前者的獨立性比后者大
E.在刑事案件的刑事部分,前者既可以是被告人代理人也可以是被害人的代理人,而后者只能作被害人的代理人
22.我國刑事訴訟法所規(guī)定的普通法院的審判管轄包括( )
A.立案管轄
B.級別管轄
C.專門管轄
D.地區(qū)管轄
E.職能管轄
23.下列人員中,可以成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有( )
A.被害人
B.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
C.為被害人支付醫(yī)療、喪葬費的人
D.人民檢察院
E.公安機關
24.根據(jù)刑訴法的規(guī)定以及司法實踐,立案的材料來源主要包括( )
A.單位和個人的報案或舉報
B.犯罪人自首
C.被害人的控告或舉報
D.偵查機關發(fā)現(xiàn)的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E.上級機關交辦和有關機關移送的案件
25.人民法院對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的案件經(jīng)復核,應分別做出的處理有( )
A.維持原判
B.撤銷原判,發(fā)回重審
C.依法改判
D.裁定予以核準
E.裁定不予核準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26.訴訟參與人
27.取保候審
28.偵查終結
29.監(jiān)外執(zhí)行
四、判斷說明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誤,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nèi)打“√”,錯誤的打“×”,并說明其正確或錯誤的理由。
30.在我國,人民檢察院應當獨立行使檢察權,所以上下級人民檢察院之間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 )
31.在我國刑事訴訟中應實行的證明標準是法定證據(jù)制度。( )
32.犯罪嫌疑人的父親提出犯罪嫌疑人患有精神病要求進行鑒定,應由公安機關指定的醫(yī)院進行鑒定。( )
33.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的,復核時應全案報送,對其他被告人的判決則未生效。( )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4.試比較審判公開原則與法律監(jiān)督原則在保障公正審判上的異同。
35.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36.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條件是什么?
37.上訴不加刑原則的例外情形主要有哪些?
六、論述題(本大題9分)
38.論我國刑事訴訟中的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原則。
七、案例分析題(本大題9分)
39.2003年遼寧省商人張某突然死亡,周圍的群眾反映可能是被他的妻子劉某與其*夫占某合謀害死的,偵查機關在偵查過程中,收集到了以下證據(jù)材料:
(1)劉某供認,為了同占某結婚,兩人多次謀劃殺死張某某,最終乘張某某熟睡的時候,占某用鐵鋤將其殺害。
(2)占某向偵查機關做了與劉某一樣的供述,承認殺了張某某。
(3)劉某的公婆,即張某某的父母說,在張某某死的當天,他們不在家,聽兒媳婦劉某說張某某是不小心摔倒死的。
(4)鄰居張三、李四、王五共同證明,劉某與占某通*已久,為周圍的人所共知,張某某的父母也有所耳聞,只是他們一家老實,沒有聲張。
(5)從占某家里搜出來的鐵鋤,上面的血跡經(jīng)鑒定與死者張某某的血型相符,其外形與死者的傷口也吻合。
問:①根據(jù)證據(jù)(1)(2),能否認定劉某、占某共同殺人?為什么?
②根據(jù)以上五種證據(jù),能否認定劉某、占某共同殺人?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