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0》
在我國的某水電工程中,承包商為國外某公司,我國某承包公司分包了隧道工程。分包合同規(guī)定:在隧道挖掘中,在設計挖方尺寸基礎上,超挖不得超過40CM,在40CM以內的超挖工作量由總包負責,超過40CM的超挖由分包負責。由于地質條件復雜,工期要求緊,分包商在施工中出現(xiàn)許多局部超挖超過40CM的情況,總包拒付超挖超過40CM部分的工程款。分包就此向總包提出索賠,因為分包商一直認為合同所規(guī)定的“40CM以內”,是指平均的概念,即只要總超挖量在40CM之內,則不是分包的責任,總包應付款。而且分包商強調,這是我國水電工程中的慣例解釋。當然,如果總包和分包都是中國的公司,這個慣例解釋常常是可以被認可的。但在本合同中,沒有“平均”兩字,在解釋中就不能加上這兩字。如果局部超挖達到50CM,則按本合同字面解釋,40CM~50CM范圍的挖方工作量確實屬于“超過40CM”的超挖,應由分包負責。既然字面解釋已經(jīng)準確,則不必再引用慣例解釋。結果承包商損失了數(shù)百萬元。
在我國的某水電工程中,承包商為國外某公司,我國某承包公司分包了隧道工程。分包合同規(guī)定:在隧道挖掘中,在設計挖方尺寸基礎上,超挖不得超過40CM,在40CM以內的超挖工作量由總包負責,超過40CM的超挖由分包負責。由于地質條件復雜,工期要求緊,分包商在施工中出現(xiàn)許多局部超挖超過40CM的情況,總包拒付超挖超過40CM部分的工程款。分包就此向總包提出索賠,因為分包商一直認為合同所規(guī)定的“40CM以內”,是指平均的概念,即只要總超挖量在40CM之內,則不是分包的責任,總包應付款。而且分包商強調,這是我國水電工程中的慣例解釋。當然,如果總包和分包都是中國的公司,這個慣例解釋常常是可以被認可的。但在本合同中,沒有“平均”兩字,在解釋中就不能加上這兩字。如果局部超挖達到50CM,則按本合同字面解釋,40CM~50CM范圍的挖方工作量確實屬于“超過40CM”的超挖,應由分包負責。既然字面解釋已經(jīng)準確,則不必再引用慣例解釋。結果承包商損失了數(shù)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