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端螺旋體?。菏蠛拓i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其帶有鉤體的尿可以污染各種水源,人與污染的水源接觸,鉤體通過暴露部位的皮膚進入人體而造成感染。主要流行于夏秋收割季節(jié),有時可在洪水過后造成流行。本病臨床表現復雜,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輕者似感冒,僅表現為輕度發(fā)熱。典型的臨床特點為:早期有高熱,全身酸痛,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及淺表淋巴結腫大等類似敗血癥的表現。中期為肝、腎、肺等多器官損害與功能紊亂。對于鉤端螺旋體病的病原學診斷,應用暗視野顯微鏡可直接檢查病人血、尿及腦脊液等標本中的鉤端螺旋體。病原體分離可用體液培養(yǎng)或動物接種技術。血清補體結合試驗和凝集溶解試驗自病程第一周末開始升高,在第三、四周達高峰,間隔兩周雙份血清,效價增高4倍以上有診斷價值。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比凝溶試驗陽性出現更早和更靈敏。有早期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