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顆枸杞豆》教學設計

字號:

教學目標:
    1、領悟文章的語言,理解其深刻含義。
    2、通過課文的學習,明白要珍惜時光,把握金色年華。
    教學重難點:
     領悟文章的語言,理解其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
     自讀感悟,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播放歌曲《童年》,導入新課。
     1、課前5分鐘播放歌曲《童年》。
     2、師講述:
     一首《童年》將我們帶回了如詩如畫的歲月。童年是美好的,是有趣的,是懵懵懂懂的。而程海筆下“我”的童年是什么樣子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三顆枸杞豆》這篇課文。
    (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出示學習目標。
    1、課前已布置同學們預習課文,老師想問一問,文中主要寫了哪兩個人?請根據你的理解,說一說三叔和“我”分別是怎樣的人呢?
    (學生作答)
    2、三叔在他生命垂危之際,悟出了什么?“我”從與三叔的交往、從三叔的話語里又悟出了什么?這節(jié)課通過《三顆枸杞豆》的學習,要探究完成以下兩個目標。
    (出示學習目標)
    1、領悟文章的語言,理解其深刻含義。
    2、通過課文的學習,明白要珍惜時光,把握金色年華。
    三、介紹讀書方法,分點感知主體。
    1、教者介紹讀書方法——跳讀。
     這篇文章比較長,在課堂上讀完要花很長時間。如何在作好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在短的時間,找出在課堂內我們需要的一些重要材料呢?
    今天,老師將教給大家一種新的讀書方法,這就是跳讀。
    (出示投影)
    跳讀是專門尋找所需材料的閱讀方法。跳讀不要求對文章必須從頭至尾的通讀,只要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選讀某些章節(jié)就可以。跳讀時要眼腦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迅速掃描,尋找所需材料。
    2、齊讀讀書方法,教者強調跳讀的方式。
    3、教者出示讀書目的,學生跳讀課文。
    讀一讀,議一議(一):
     請同學們用跳讀的方法,讀一讀“我”和三叔的兩次對話,劃出對話中不理解的語句,并提出來,討論交流。
    指名說,師及時予以鼓勵。
    注: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A:三叔為什么說“誰又不是這樣呢”?
    B:我呆呆立了一會兒,忽然感到很乏味”,這是為什么?
    C:三叔三幅畫的含義是什么?
    D:“野豆角花,誰不認識!”這里為什么用“!”而不用“?”。
    E:三叔為什么“狡猾“地一笑?
    F:三叔為什么說“仔細看看,仔細看看,時間已經差不多了!”
    G:三叔的眼睛為什么會閃射出一種異樣的光輝,瘦瘦的臉頰為什么會升起兩朵紅暈?
    H:“這是我一生的成績:三個O”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I:50節(jié)、52節(jié)、53節(jié)這三節(jié)是全文的重點所在,學生提出來的可能性大,應著重引導。
    孔子曾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闭埻瑢W們以小組的形式,合作、探究你們這一組在初讀課文階段遇到的問題。有疑難之處可以和老師交流。剛才同學們討論時,充分體現了良好的合作精神,預習時,要養(yǎng)成小組交流的習慣。這樣簡單的問題課前就可解決,課內我們重點討論比較難的問題。
    (學生作答)
    2、教者小結。
     通過跳讀,同學們在學習課文時,要抓一些重點詞句如“這也是太陽,這也是太陽”等。還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理解句子的含義。有時課文的寫作背景對我們更好地把握課文也有幫助。希望同學們能將這種學習習慣保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