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自考“中國古代文學(xué)作品選”復(fù)習(xí)筆記(宋代)

字號:

《村行》是首記游七律
    王禹偁:北宋初期的第一個作家。
    1、分析“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兩句詩的意象: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不僅對仗工整,而且意象新穎,山峰本來是不能語而‘無語’的,這并不違反事實,作是作者著一‘立’字,把自然擬人化,山峰頓時有形有思,有了生命,于是,此時的‘無語’仿佛表示它們原先能語、有語、欲語,而此刻忽然無語。于是,山峰不再是山峰,我們從這獨特的意象中,看到的是詩人獨立寒秋,悄立斜陽的孤獨形象。
    《黃州新建小竹樓記》中寫的六個意象分別是:雨、雪、鼓琴、詠詩、圍棋、投壺。
    《天仙子》是首“嗟老嘆春,攬鏡自傷”的情緒。張先:世稱張三影或三影郎中。后期:約定落紅:青春
    2、分析“云破月來花弄影”的藝術(shù)描寫特色(論):
    這句詞詞少意多,一語三折,是千古傳誦的名句。云、月、花、影四字寫了三物四景,中間又用破、來、弄三字寫出三種連續(xù)的動態(tài):云破而有月來,月來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隨風(fēng)搖動,撫弄花影的幽雅姿態(tài),僅僅七個字,從天上寫到地下,云橫皓月,風(fēng)弄花影,構(gòu)成了一幅幽美朦朧的畫面。雖從《暗別離》化出,但這樣的畫面則是得力于“破、弄”兩個動詞的生動傳神。明月著意穿云,春花有心弄影,這就把云、月、花都擬人化了,賦予了它們豐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時使寧靜的畫面有了飛動之勢,故王國維在《人間辭話》中曰:“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BR>    《漁家傲。秋思》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邊塞詩
    典故:燕然未勒歸無計—燕然未勒:未能在東然山刻石記功,即未建邊功。燕然:山名,在今天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之杭愛山?!逗鬂h書。竇憲傳》載,竇憲為車騎將軍,。大敗匈奴,遂登燕然山,云塞三千余里,刻古籍勒功,紀(jì)漢威德。歸無計:即無計歸,沒有理由回去。
    《岳陽樓記》文體特點:駢散相間,韻白夾雜‘古仁人之心’指:進亦憂,退亦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浣溪沙》晏殊:有《珠玉詞》傳世
    3、分析“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的意蘊:
    兩句寫春花落去,春燕歸來,傷逝而達觀的復(fù)雜情思。其中‘花落’、‘燕歸’是客觀的景物,而‘無可奈何’、‘似曾相識’是作者的主觀感情。春殘花落,韶光將逝,人是無能為力的,所以說‘無可奈何’,此乃“自其變者而觀之”;春燕重歸,似舊實新,所以說‘似曾相識’,此乃“自其不變者而觀之”這就是晏殊對于自然、人生通達的看法,也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澄明圓融的觀照。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人,是宋學(xué)的奠基人,也是北宋詩*新的領(lǐng)袖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
    《踏莎行》中暗用的典故有:
    侯館梅殘「暗用南北朝陸凱的詩意: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BR>    草薰、風(fēng)暖「是從江淹《別賦》‘閨中風(fēng)暖,陌上草薰’兩句而來?!?BR>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是化用《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和寇準(zhǔn)《江南春》的詩意?!?BR>    《朝中措。平山堂》平山堂在今天揚州。詞中運用了夸張和對比的確良手法,突出了當(dāng)年之盛襯托了今日之衰。
    《秋聲賦》這篇賦體現(xiàn)了古代的五行思想(夫秋,刑官也,于是為陰,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秋天:商-傷,殺-戮。
    解釋:「“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黝然黑者為星星”:少壯紅潤的容顏很快就衰老是很自然的,黑頭發(fā)變成白色」渥然—潤澤的樣子,丹—紅色,渥然丹者—,形容面容紅潤,比喻年輕,槁木—枯木,比喻衰老。黝然—黑的樣子,星星—白發(fā),左思《白發(fā)賦》星星白發(fā),生于鬢垂,謝靈運《游南亭》詩:戚戚感物嘆,星星白發(fā)垂。
    4、此文是怎樣描繪“秋聲”形象的?
    作者先用風(fēng)雨、波濤、金鐵、行軍四個比喻,再從色、容、氣、意四個角度進行描摹,把無形的秋聲寫得有聲有色,有意有形,從而描繪了一個獨特的“秋聲”形象,雖令人感覺到悚然,感到悲涼,但它卻又是何等地不同凡響。它個性鮮明,感情豐富,它文靜時,凄凄切切,淅瀝而蕭颯,暴怒時,呼號憤發(fā),奔騰而澎湃,這秋聲的形象既悲且美,可謂描繪秋聲的千古絕唱。
    《朋黨論》這是篇駁論文?!暗?、利”是這篇文章立論的核心。
    5、這篇文章是怎樣駁訴朋黨之說的?
    朋黨之說,作者不回避,不辯解,而是明確地承認朋黨之有,這樣,便奪取了政敵手中的武器,而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開頭一句,作者就是這樣理直氣壯地提示了全文的主旨。它包含三方面的內(nèi)容:一朋黨之說‘自古有之’;一是朋黨有君子與小人之別;一是人君要善于辯別。下面的文章便是圍繞著這三點分展開論述。作者先從道理上論述君子與朋與小人之朋的本質(zhì)區(qū)別;繼而引用六件史實,以事實證明了朋黨的‘自古有之’;最后通過對前引史實的進一步分析,論證了人君用小人之朋,則國家亂亡,用君子之朋,則國家興盛。文章寫得不枝不蔓,中心突出,有理有據(jù),剖析透辟,具有不可辯駁的邏輯力量。
    《雨霖鈴》柳永:原名三變,有《樂章集》傳世
    6、分析《雨霖鈴》點染、鋪敘的特點:
    此詞善用點染、鋪敘,景深情長,上片的‘念去去’是點,點明這次分別是去而又去,遠而又遠,接著用‘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空闊’三種景物加以渲染,襯托出‘去去’的水遠山遙和離情的深沉凝重?!嗲樽怨艂x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是點,點明離別的時間和氣氛,然后用‘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三個具體形象來構(gòu)成一種凄清的意境,借以烘托傷秋傷別的情感。這里,點染,鋪敘交織使用,從而化虛為實,把一首深情款款,哀凄感人的敘事曲,寫得自然曉暢,情事俱顯。
    《八聲甘州》這是一首寫羈族漂泊的詞作。此詞的突出特點是善用領(lǐng)字引調(diào)帶筆,有:對、漸、嘆、望。
    典故:誤幾回天際識歸舟:誤幾回—多少回錯把遠處駛來的船當(dāng)作自己盼望的歸舟。謝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橋》詩:天際識歸舟,去中辯江樹。溫庭筠《望江南》詞:過盡千帆皆不是。
    《望海潮》此詞為贈獻之作。
    《六國》蘇洵: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唐宋八大家之一。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說明秦的貪心和割地事秦的危險)。
    導(dǎo)致六國滅亡的四個理由: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諷刺宋朝廷的外交政策)。
    7、分析本文謀篇布局的特點:
    先是開門見山,點明主旨‘弊在賂秦’四字,片言居要,為一篇之警策。然后針對六國不同情形,分別從‘賂秦而力虧’、‘不賂秦以賂者喪’兩方面加以論證,繼而為六國謀劃,提出了封謀臣,禮奇才,并力向西的強國之策,最后向宋朝廷發(fā)出語重心長的告誡,與開頭呼應(yīng),表明了文章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