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觀點分析類。如:
2008年山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第1題:
給定資料1~3反映了湖北襄樊5名貧困大學生,因為在受助的一年多時間內(nèi)沒有任何“感恩”表示,被取消繼續(xù)受資助資格。此事一經(jīng)報道,評論紛至沓來,形成了兩種對立的觀點:一是認為這些貧困大學生懂得知恩圖報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應該感恩;二是認為資助者資助的目的不應是為了得到回報,不必要求受助者以一種方式感恩。觀察各方觀點,請你說明:
(1)爭論雙方一個基本的共識是什么?
(2)爭論的焦點何在?
要求:概括準確,觀點鮮明,條理清晰,字數(shù)不超過200字。
2005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第三大題第1小題:
給定資料羅列了解決我國農(nóng)村農(nóng)民問題的多種意見。其中反映了兩種不同思路,請對這兩種思路分別加以簡述。簡述文字要簡明扼要,不超過150字。
5.名詞解釋類。如:
2007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第三大題第2小題:
根據(jù)“給定資料6”,試分別解釋“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義
2008年山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第1題:
給定資料1~3反映了湖北襄樊5名貧困大學生,因為在受助的一年多時間內(nèi)沒有任何“感恩”表示,被取消繼續(xù)受資助資格。此事一經(jīng)報道,評論紛至沓來,形成了兩種對立的觀點:一是認為這些貧困大學生懂得知恩圖報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應該感恩;二是認為資助者資助的目的不應是為了得到回報,不必要求受助者以一種方式感恩。觀察各方觀點,請你說明:
(1)爭論雙方一個基本的共識是什么?
(2)爭論的焦點何在?
要求:概括準確,觀點鮮明,條理清晰,字數(shù)不超過200字。
2005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第三大題第1小題:
給定資料羅列了解決我國農(nóng)村農(nóng)民問題的多種意見。其中反映了兩種不同思路,請對這兩種思路分別加以簡述。簡述文字要簡明扼要,不超過150字。
5.名詞解釋類。如:
2007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第三大題第2小題:
根據(jù)“給定資料6”,試分別解釋“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