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l(fā)明了一種稱為“視崖”的裝置來研究嬰兒的深度知覺。
A.吉布森 B.皮亞杰
C.班杜拉 D.斯騰
9.德國心理學家( ?。┨岢隽酥巧痰母拍?。
A.吉布森 B.皮亞杰
C.班杜拉 D.斯騰
10.在( )期間,嬰兒對陌生人的出現表露出不安——怯生。
A.1—2歲 B.2—4月
C.7—9月 D.5歲
11.( ?。┦侨烁裰凶钤肌⒆铍y接近的最基本的成分。
A.自我 B.超我
C.道德倫理 D.本我
12.埃里克森將兒童的人格發(fā)展區(qū)分為( ?。﹤€階段。
A.8 B.3
C.5 D.6
13.下列特征中,( ?。┦乔斑\算思維的特征。
A.思維不可逆性 B.思維同一性
C.思維互補性 D.思維可逆性
14.( ?。r嬰兒已經具有穩(wěn)定的延遲模仿能力,這使觀察學習在兒童發(fā)展過程中成為日趨成效的學習途徑。
A.1歲 B.2歲
C.3歲 D.4歲
15.( )非常注重對錯誤進行分析,通過檢查兒童的非正確答案以證實他們在解決問題時可能使用了不成熟水平策略。
A.社會學習理論 B.行為主義學派
C.結構—功能學派 D.信息加工理論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16分)
1.運算
2.習得無助
3.依戀
4.自我意識
四、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簡述瑟斯頓的七種基本智力因素。
2.后習俗水平兒童的道德發(fā)展階段及其特點。
3.兒童交往的中心目標隨年齡而發(fā)生變化,有人將這種變化區(qū)分為三個階段,請簡述之。
4.簡述柯爾伯格關于兒童個性和社會性的認知發(fā)展觀。
五、論述題(10分)
闡述皮亞杰的感知運動階段兒童的主要特征和成就。
A.吉布森 B.皮亞杰
C.班杜拉 D.斯騰
9.德國心理學家( ?。┨岢隽酥巧痰母拍?。
A.吉布森 B.皮亞杰
C.班杜拉 D.斯騰
10.在( )期間,嬰兒對陌生人的出現表露出不安——怯生。
A.1—2歲 B.2—4月
C.7—9月 D.5歲
11.( ?。┦侨烁裰凶钤肌⒆铍y接近的最基本的成分。
A.自我 B.超我
C.道德倫理 D.本我
12.埃里克森將兒童的人格發(fā)展區(qū)分為( ?。﹤€階段。
A.8 B.3
C.5 D.6
13.下列特征中,( ?。┦乔斑\算思維的特征。
A.思維不可逆性 B.思維同一性
C.思維互補性 D.思維可逆性
14.( ?。r嬰兒已經具有穩(wěn)定的延遲模仿能力,這使觀察學習在兒童發(fā)展過程中成為日趨成效的學習途徑。
A.1歲 B.2歲
C.3歲 D.4歲
15.( )非常注重對錯誤進行分析,通過檢查兒童的非正確答案以證實他們在解決問題時可能使用了不成熟水平策略。
A.社會學習理論 B.行為主義學派
C.結構—功能學派 D.信息加工理論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16分)
1.運算
2.習得無助
3.依戀
4.自我意識
四、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簡述瑟斯頓的七種基本智力因素。
2.后習俗水平兒童的道德發(fā)展階段及其特點。
3.兒童交往的中心目標隨年齡而發(fā)生變化,有人將這種變化區(qū)分為三個階段,請簡述之。
4.簡述柯爾伯格關于兒童個性和社會性的認知發(fā)展觀。
五、論述題(10分)
闡述皮亞杰的感知運動階段兒童的主要特征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