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質問題
由于輕質砌塊容重輕,用作非承重墻體時較紅磚有較大優(yōu)越性,但也有其缺點,一是收縮率比粘土磚大,隨著含水量的降低,材料會產(chǎn)生較大的干縮變形,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裂縫;二是砌塊受潮后出現(xiàn)二次收縮,干縮后的材料受潮后會發(fā)生膨脹,脫水后會再發(fā)生干縮變形,引起墻體發(fā)生裂縫;三是砌塊砌體的抗拉及抗剪切強度較差,只有粘土磚的50%;四是砌塊質量不穩(wěn)定。由于砌塊自身的缺陷,引起一些裂縫,如房屋內外縱墻中間對稱分布的倒八字裂縫,建筑底部一至二層窗臺邊出現(xiàn)的斜裂縫或豎向裂縫,屋頂圈梁下出現(xiàn)的水平縫和水平包角裂縫,在大片墻面上出現(xiàn)的底部重、上部較輕的豎向裂縫等。
2、設計問題
(1)設計者重視強度設計而忽略抗裂構造措施。長期以來,人們對砌體結構的各種裂縫習以為常,設計者一般在強度方面作必要的計算后,針對構造措施,絕大部分引用國家標準或標準圖集,很少單獨提出有關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沒有對這些措施的可行性進行調查或總結。
(2)設計者對新材料砌塊應用不熟悉。設計單位對新材料砌塊的性能和新標準的應用尚在認識探索之中,因此或多或少存在設計缺陷。主要有:
①非承重砼砌塊墻是后砌填充圍護結構。當墻體的尺寸與砌塊規(guī)格不配時,難以用砌塊完全填滿,造成砌體與砼框架結構的梁板柱連接部位孔隙過大容易開裂;
②門窗洞及預留洞邊等部位是應力集中區(qū),未采取有效的拉結加強措施時,會由于撞擊振動而開裂;
③墻厚過小及砌筑砂漿強度過低,使墻體剛度不足也容易開裂;
④墻面開洞安裝管線或吊掛重物均引起墻體變形開裂;
⑤與水接觸墻面未考慮防排水及泛水和滴水等構造措施使墻體滲漏。
3、施工問題
施工單位缺少培訓和實踐,施工方法、工具、砂漿等都沿用了粘土燒結磚的做法,對砌筑高度、濕度控制缺乏經(jīng)驗,加上施工過程中水平灰縫、豎向灰縫不飽滿,減弱了墻體抗拉抗剪的能力以及工人砌筑水平的不穩(wěn)定都導致墻體出現(xiàn)裂縫。
由于輕質砌塊容重輕,用作非承重墻體時較紅磚有較大優(yōu)越性,但也有其缺點,一是收縮率比粘土磚大,隨著含水量的降低,材料會產(chǎn)生較大的干縮變形,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裂縫;二是砌塊受潮后出現(xiàn)二次收縮,干縮后的材料受潮后會發(fā)生膨脹,脫水后會再發(fā)生干縮變形,引起墻體發(fā)生裂縫;三是砌塊砌體的抗拉及抗剪切強度較差,只有粘土磚的50%;四是砌塊質量不穩(wěn)定。由于砌塊自身的缺陷,引起一些裂縫,如房屋內外縱墻中間對稱分布的倒八字裂縫,建筑底部一至二層窗臺邊出現(xiàn)的斜裂縫或豎向裂縫,屋頂圈梁下出現(xiàn)的水平縫和水平包角裂縫,在大片墻面上出現(xiàn)的底部重、上部較輕的豎向裂縫等。
2、設計問題
(1)設計者重視強度設計而忽略抗裂構造措施。長期以來,人們對砌體結構的各種裂縫習以為常,設計者一般在強度方面作必要的計算后,針對構造措施,絕大部分引用國家標準或標準圖集,很少單獨提出有關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沒有對這些措施的可行性進行調查或總結。
(2)設計者對新材料砌塊應用不熟悉。設計單位對新材料砌塊的性能和新標準的應用尚在認識探索之中,因此或多或少存在設計缺陷。主要有:
①非承重砼砌塊墻是后砌填充圍護結構。當墻體的尺寸與砌塊規(guī)格不配時,難以用砌塊完全填滿,造成砌體與砼框架結構的梁板柱連接部位孔隙過大容易開裂;
②門窗洞及預留洞邊等部位是應力集中區(qū),未采取有效的拉結加強措施時,會由于撞擊振動而開裂;
③墻厚過小及砌筑砂漿強度過低,使墻體剛度不足也容易開裂;
④墻面開洞安裝管線或吊掛重物均引起墻體變形開裂;
⑤與水接觸墻面未考慮防排水及泛水和滴水等構造措施使墻體滲漏。
3、施工問題
施工單位缺少培訓和實踐,施工方法、工具、砂漿等都沿用了粘土燒結磚的做法,對砌筑高度、濕度控制缺乏經(jīng)驗,加上施工過程中水平灰縫、豎向灰縫不飽滿,減弱了墻體抗拉抗剪的能力以及工人砌筑水平的不穩(wěn)定都導致墻體出現(xiàn)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