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全國注冊會計師考試《經濟法》試題及答案5

字號:

三、判斷題
    1.甲公司未授予王某代理權,王某以甲公司名義與乙企業(yè)實施民事行為,甲公司知道該事項而不作否認表示的,王某所為的代理行為的法律后果應由甲公司承擔。()
    答案:√依據(jù):
    《經濟法》教材第27頁。
    2.個人獨資企業(yè)不具有法人資格,也無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38頁。
    3.國有企業(yè)的職工代表大會有權審查同意或否決企業(yè)的基本建設方案和重大技術改造方案。()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100頁。
    4.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決書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如果當事人一方不履行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據(jù)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33頁。
    5.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增加注冊資本,應當經合營各方協(xié)商一致,董事會會議通過后,向原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冊資本的變更登記手續(xù)即可。()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250頁。
    6.中國某公司擬與德國某公司合資設立一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雙方可以約定以下條款:企業(yè)總投資額為400萬美元;注冊資本為220萬美元,其中,中方出資150萬美元,德方出資70萬美元,各方自企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簽發(fā)之日起6個月內一次繳清。中德雙方這一約定符合法律規(guī)定。()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251頁。
    7.某上市公司的總資產為56800萬元,凈資產為25560萬元,其擬申請發(fā)行12000萬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券。該公司申請發(fā)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額度符合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339頁。
    8.股份有限公司創(chuàng)立大會的召開,必須有代表股份總數(shù)2/3以上的認股人出席。()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208頁。
    9.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投資者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fā)行的股份的30%時,繼續(xù)進行收購的,除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免除發(fā)出要約的以外,應當依法向該上市公司所有股東發(fā)出收購要約。()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370頁。
    10.破產清算組成員由人民法院、政府有關部門、破產企業(yè)的人員以及有關專業(yè)人員組成。()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299頁。
    11.債務人企業(yè)在破產整頓期間,非因自身過錯,不執(zhí)行和解協(xié)議的,債權人不得申請終結企業(yè)整頓。()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296頁。
    12.企業(yè)法定代表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在相對人不知其越權的情況下合同成立有效()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425頁。
    13.債權人甲與債務人乙約定由乙向丙履行債務,乙未履行,則乙應向丙承擔違約責任。()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428頁。
    14.2000年5月8日甲作為出租人與乙訂立租賃合同,約定將雨的房屋于同年7月1日租賃給乙作為辦事處。同年6月10日,甲向丙購買該出租房屋,并辦理了產權轉讓手續(xù)。甲與乙于5月8日所簽租賃合同因甲對該房屋尚無處分權而無效。()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468頁。
    15.金融機構對外擔保余額、境內外匯擔保余額及外匯外債余額之和不得超過其自有資金的20倍。()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526頁。
    16.基本存款賬戶的存款人可以通過本賬戶辦理轉賬結算和現(xiàn)金繳存,但不能辦理現(xiàn)金支取。()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568頁。
    17.持票人善意取得偽造的票據(jù),對被偽造人不能行使票據(jù)權利。()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599頁。
    18.本票的持票人未按照規(guī)定期限提示本票的,喪失對出票人的追索權。()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635頁。
    19.匯票是出票人委托他人付款的委托證券,因此匯票都需要付款人進行承兌。()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601頁。
    20.只有取得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的人員才能從事會計工作,未取得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的人員,不得從事會計工作。()
    答案:√
    依據(jù):《經濟法》教材第6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