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人際關系心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60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下列不屬于人際關系心理成分的是( ?。?BR> A.認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為成分
D.意志成分
2.在非正式群體中,一個人主動將信息傳播給所有與他接觸交往的人的人際交往模式是( ?。?BR> A.單線型
B.流言型
C.偶然型
D.集中型
3.由P-O-X構成態(tài)度三角關系的理論,是______理論。( ?。?BR> A.平衡
B.功能
C.一致性
D.學習
4.按照不足阻礙研究,在兒童教育方面,______的教育態(tài)度比較好。( ?。?BR> A.嚴厲的
B.打罵的
C.溫和的
D.威脅的
5.在臉部表情中,人們對于辨認表示______的臉部表情應該特別容易。( ?。?BR> A.快樂
B.悲哀
C.安全
D.危險
6.一個人對消極事件作出外在的還是內在的歸因,決定消極事件對______的影響。( ?。?BR> A.情緒
B.自尊
C.智力
D.意志
7.人們記錄的行為至少應保持______才能發(fā)揮作用。( ?。?BR> A.四天
B.五天
C.一星期
D.兩星期
8.時尚的特點不僅僅是時間性強,而且還在于它的變化方向的( ?。?BR> A.新、奇、特
B.穩(wěn)、快、新
C.快、怪、奇
D.新、準、特
9.緊急事態(tài)發(fā)生時,由于他人在場,個體會抑制利他行為的現(xiàn)象我們稱為( )
A.情景的模糊性
B.榜樣的作用
C.情景效應
D.旁觀者效應
10.“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在人際關系中屬于______因素。( ?。?BR> A.個人特質
B.類似性
C.情景
D.互補性
二、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的打“×”。
1.人際關系心理學的學科性質是一門綜合性、邊緣性學科。( ?。?BR> 2.霍桑實驗表明,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調動人們的勞動積極性具有決定作用。( ?。?BR> 3.聽眾的態(tài)度越極端,越容易接受不同的觀點。( ?。?BR> 4.在從事與自己態(tài)度相矛盾的行為時,自愿選擇比強迫服從更會產生認知失調。( ?。?BR> 5.不同的歸因方式不會影響歸因者以后的行為。( )
6.自我服務偏見行為有助于保護和提高我們的自尊,因此不必刻意去避免。( ?。?BR> 7.在運用強化方式時,比較理想的做法是進行立即強化。( ?。?BR> 8.牢騷常常是在與他人相互比較時產生的。( ?。?BR> 9.只有榜樣人物實際存在時才會對他人的利他行為產生影響。( ?。?BR> 10.結群的需求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是人類和動物都有的。( )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空1分,共2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1.人際關系作為早期行為科學理論之一,也稱人群關系論,是在______年由哈佛大學教授______創(chuàng)立。
2.在需要層次理論中,較為的三個理論是:______、E.R.G理論和______。
3.態(tài)度的功能包括:______、認識功能、防御功能和______。
4.認知失調程度與______和不一致認知的重要性成正比,與協(xié)調性認知數(shù)和______成反比。
5.成功和失敗的歸因理論認為歸因包括兩個步驟的過程,一是決定______,二是決定______。
6.我們常常把自己的行為歸因于______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為歸因于______的原因。
7.自我控制是個人對自身______與______的主動掌握。
8.個體保留他的個人觀念而僅僅改變其公開行為,這種遵從形式叫作______;既在公開行為又在私下態(tài)度上與群體相一致,這種遵從形式叫______。
9.影響利他行為的助人者個體因素包括:助人者的______、同情和內疚、責任和以及______。
10.人際吸引理論主要有四種:強化理論、______、______和相等理論。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社會測量法
2.升級
3.人際知覺
4.自我實現(xiàn)
5.遵從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簡述人際關系的惡化過程。
2.簡述影響態(tài)度形成和發(fā)展的因素。
3.習得無助使人們在心理上產生哪些改變?
4.簡述影響利他行為的情景因素。
5.簡述影響人際吸引的情景因素有哪些?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舉例說明人際印象形成中存在的效應和偏見。
2.結合實際,試述沖突的管理和解決策略。
人際關系心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60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下列不屬于人際關系心理成分的是( ?。?BR> A.認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為成分
D.意志成分
2.在非正式群體中,一個人主動將信息傳播給所有與他接觸交往的人的人際交往模式是( ?。?BR> A.單線型
B.流言型
C.偶然型
D.集中型
3.由P-O-X構成態(tài)度三角關系的理論,是______理論。( ?。?BR> A.平衡
B.功能
C.一致性
D.學習
4.按照不足阻礙研究,在兒童教育方面,______的教育態(tài)度比較好。( ?。?BR> A.嚴厲的
B.打罵的
C.溫和的
D.威脅的
5.在臉部表情中,人們對于辨認表示______的臉部表情應該特別容易。( ?。?BR> A.快樂
B.悲哀
C.安全
D.危險
6.一個人對消極事件作出外在的還是內在的歸因,決定消極事件對______的影響。( ?。?BR> A.情緒
B.自尊
C.智力
D.意志
7.人們記錄的行為至少應保持______才能發(fā)揮作用。( ?。?BR> A.四天
B.五天
C.一星期
D.兩星期
8.時尚的特點不僅僅是時間性強,而且還在于它的變化方向的( ?。?BR> A.新、奇、特
B.穩(wěn)、快、新
C.快、怪、奇
D.新、準、特
9.緊急事態(tài)發(fā)生時,由于他人在場,個體會抑制利他行為的現(xiàn)象我們稱為( )
A.情景的模糊性
B.榜樣的作用
C.情景效應
D.旁觀者效應
10.“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在人際關系中屬于______因素。( ?。?BR> A.個人特質
B.類似性
C.情景
D.互補性
二、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的打“×”。
1.人際關系心理學的學科性質是一門綜合性、邊緣性學科。( ?。?BR> 2.霍桑實驗表明,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調動人們的勞動積極性具有決定作用。( ?。?BR> 3.聽眾的態(tài)度越極端,越容易接受不同的觀點。( ?。?BR> 4.在從事與自己態(tài)度相矛盾的行為時,自愿選擇比強迫服從更會產生認知失調。( ?。?BR> 5.不同的歸因方式不會影響歸因者以后的行為。( )
6.自我服務偏見行為有助于保護和提高我們的自尊,因此不必刻意去避免。( ?。?BR> 7.在運用強化方式時,比較理想的做法是進行立即強化。( ?。?BR> 8.牢騷常常是在與他人相互比較時產生的。( ?。?BR> 9.只有榜樣人物實際存在時才會對他人的利他行為產生影響。( ?。?BR> 10.結群的需求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是人類和動物都有的。( )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空1分,共2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1.人際關系作為早期行為科學理論之一,也稱人群關系論,是在______年由哈佛大學教授______創(chuàng)立。
2.在需要層次理論中,較為的三個理論是:______、E.R.G理論和______。
3.態(tài)度的功能包括:______、認識功能、防御功能和______。
4.認知失調程度與______和不一致認知的重要性成正比,與協(xié)調性認知數(shù)和______成反比。
5.成功和失敗的歸因理論認為歸因包括兩個步驟的過程,一是決定______,二是決定______。
6.我們常常把自己的行為歸因于______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為歸因于______的原因。
7.自我控制是個人對自身______與______的主動掌握。
8.個體保留他的個人觀念而僅僅改變其公開行為,這種遵從形式叫作______;既在公開行為又在私下態(tài)度上與群體相一致,這種遵從形式叫______。
9.影響利他行為的助人者個體因素包括:助人者的______、同情和內疚、責任和以及______。
10.人際吸引理論主要有四種:強化理論、______、______和相等理論。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社會測量法
2.升級
3.人際知覺
4.自我實現(xiàn)
5.遵從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簡述人際關系的惡化過程。
2.簡述影響態(tài)度形成和發(fā)展的因素。
3.習得無助使人們在心理上產生哪些改變?
4.簡述影響利他行為的情景因素。
5.簡述影響人際吸引的情景因素有哪些?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舉例說明人際印象形成中存在的效應和偏見。
2.結合實際,試述沖突的管理和解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