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鑒定:鑒別番紅花

字號:

番紅花在《本草綱目》里,叫做“洎(音季)夫蘭”,又叫“撒法郎”。藥用番紅花是鳶尾科植物番紅花的干燥柱頭,主產(chǎn)于西班牙、法國、希臘、及蘇聯(lián)等亞洲國家,我國江蘇等地也有少量栽培。
    番紅花有養(yǎng)血活血、化瘀生新的作用,是珍貴的中藥材。因為多依賴進口,所以價格較高,市場上多有用其它植物的花絲或花柱假冒真品的,以下介紹幾種鑒別番紅花的方法。
    一、番紅花經(jīng)過干燥后,變成彎曲的細線形,橙紅色,無光澤或微有光澤。它的藥用部位為柱頭,呈深紅色或橙黃色,大約3厘米長,下窄上寬,卷筒狀,邊緣有細齒,浸入水中后,呈喇叭筒狀,一端粗一端細,另外在柱頭內(nèi)側(cè)有一2厘米左右的裂縫,整個柱頭看上去像漏斗一樣,習(xí)稱“龍頭鳳尾”。濕紅花呈不規(guī)則團塊狀,可見很多的柱頭擠壓在一起,深紅色,質(zhì)地潤澤。其中,花柱少,柱頭呈紫紅色或黃色的質(zhì)量。
    二、將碘液滴在番紅花上,真品顏色不變,偽品多變藍或紫色。
    三、取番紅花少許滴加濃硫酸,最初可見濃硫酸的顏色變藍,不久逐漸變?yōu)樽仙?,最后變?yōu)樽丶t色,假番紅花則沒有變化。
    四、真的番紅花浸入水里后,水可被染成黃色,而偽品通常顯現(xiàn)為紅色。真品沒有沉淀,水面也沒有油狀物漂浮。